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初中物理 > 辅导探讨 > 正文

老师批评学生遭遇的尴尬及建议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未知 时间:2015-01-22 点击量:
课堂上,14岁的小铭看小说被老师抓住,其母亲李淑萍也被班主任叫到了学校。从班主任办公室出来仅3小时,小铭母子俩再次出现在校园门口,这次,他们是被亲友抬过来的——母子俩双双喝农药自杀。
报载,山东一中学14岁女生因不想按学校规定剪头发而跳楼身亡
……
此类事件屡见报端,且一旦出现,媒体舆论便一边倒地将矛头指向学校和老师,指责学校管理措施和老师行为的种种不是。
作为老师,我们为花季少年的轻率举动深感痛心,同时也更深地体会到今日学校德育管理所处的困境及老师批评教育学生遭遇的尴尬和困惑。尤其是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最多、承担着批评教育学生职责的班主任老师已成为人人逃避的对象。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由班主任老师直接传达及督促学生执行,他们不但身累、心累,而且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在处于城乡交界或开发背景下的中小学,由于生源情况复杂以及除与开发环境中的浮躁氛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问题也更为严重。
一、当前老师批评教育学生遭遇尴尬的主要表现
(一)批评教育的方式和尺度难以把握
“轻不得,重不得”。轻了,学生感觉无所谓,不当一回事,还给其他类似学生起了坏的示范作用;重了,怕学生告状、怕家长闹事、怕领导责怪,怕出事情。尤其是在所谓的“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长期熏陶下,有些学生一旦受到批评就会自尊心受挫,或因严重抵触情绪而仇恨老师进而做出报复、自虐自残、逃学之类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酿成生命悲剧。
(二)批评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
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本来是为了学生学好,促使其改正缺点,取得进步。但是现实中,不少学生听不得批评,对教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感恩,反而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甚至记恨在心、以怨报德。如果老师的批评方式中带有一定的惩戒手段,还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暴力倾向,酿成恶果。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排除部分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时方式不妥或方法不当。所以很多老师在批评学生之前往往“三思而后行”,唯恐产生学生暴力对抗的不良后果。
二、老师批评教育权遭遇尴尬的原因浅析
学生的思想行为固然与学校的教育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受到其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使一部分学生耳濡目染,不愿读书,向往不劳而获,梦想一夜成名。另一方面,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困境更令读书无用论再次卷土重来,教师待遇差导致地位低下,甚至被学生瞧不起……,导致“学生不好管,老师不愿管”的教育乱象呈漫延之势,不能不令我们思考,这里笔者尝试作些浅析。
(一)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和纵容是导致老师批评教育学生陷入困境的内在因素
现在每个学生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被家长宠着,惯着,很容易养成自私懒惰和专横霸道的性格,如同温室里的花草,风吹不得,雨打不得。部分学生学习不行,歪理邪说却懂得不少,一旦对老师或学校的批评处罚不满,就说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将老师告到校长那里或由家长将学校告到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以到媒体报料或上网发帖为要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般会问责于老师。此时,老师成了弱势群体,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自尝苦果。更有少数有权势或者财大气粗的家长,往往不把教师放在眼里。只要自己的孩子回家说今天老师批评了自己或说了一些某某老师对自己不好的话,就不问青红皂白,轻则跑到学校大骂一通,重则大打出手为孩子“保驾护航”。据报载,吉林市一学生家长因为老师当众批评自己的孩子而冲进学校将一37岁的高龄孕妇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打得流产。                                                       
(二)老师的批评教育权受到严重束缚,不敢管也不愿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未成年人和中小学生权益的各种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规定也越来越细,应该说是社会的进步。但本来是为了规范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避免采取过激手段的一些措施,却成了部分学生违纪违规的保护伞和挡箭牌,不能不令老师们感到无奈和寒心。
如果说“老师不敢管学生”是缘于现在的学生不好管,那么“老师不愿管学生”更大程度上则是因为老师批评权的削弱和丧失。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对老师的言行有极为严格的规范和约束,不要说体罚,就连平时对学生教育用语都要十分小心。当有学生在课堂上扰乱教学秩序时,你如果口头批评,有些品德恶劣的学生还会跟你顶嘴。这时你还不能发脾气,也不能勒令他离开教室,更不能动手,这叫老师惩罚也不是不惩罚也不是。少数学生还会故意羞辱老师,让其他同学看笑话,叫老师尴尬万分,无法收场。
(三)学校的办学空间有限,缺乏依法治校的环境
当前各地的公办学校,虽然名义上是各自独立的教学单位,但由于人、财、物都依赖于当地政府,听命于上级主管部门,无法独立自主地依法办学,行政色彩深厚。
近几年各校先后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与之相对应的教师委员会在现时的学校治理结构下确无法成立,学校工会本来是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但由于其本身就是一个官方组织,也只能完全听命于校长或上级领导的,除了逢年过节组织文娱活动或发点福利外根本就没有维护教师权益这一说。学校领导一般也会基于政治稳定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尽量压制老师的不满言行,教师顾虑到个人饭碗也只能忍气吞声,受学生和家长的气时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学校领导同样也有压力,校长们如今一怕学生在校时受到意外伤害,二怕学生家长投诉。而投诉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外乎老师与学生因批评教育问题发生冲突。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些做法应值得我们借鉴
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在西方民主国家,老师的批评教育权也没有被严格约束,甚至对学生的体罚都是被允许的。美国自称是国际社会尊重人权的榜样,然而其50个州中有21个州在法律上保护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合法性,如规定老师可以用木板打学生的屁股。英国有一段时间通过法律禁止学校体罚学生,后来又在教师和家长的联合要求下于2006年颁布新的法律使老师有了惩戒不规矩学生的权力。日本战后一直推行没有体罚的“宽松教育”,近年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学生对老师实施暴力事件的不断增加促使日本政府教育改革会议向首相提出容许学校施行体罚的建议,并且得到前首相安倍的支持。在韩国,关于尊师有一句谚语,“老师的影子都不可以踩。”如果出现家长为学生护短而打骂教师或由于家长投诉教师批评学生不当而导致校方开除教师的事件,甚至有可能引发全国性的老师罢工抗议!
报载,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创办的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享誉30年,其主要特色就是以道德教育为本。据相关资料介绍,该校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这一切都缘于学校对学生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和管理。要是这所学校也象中国大陆各地公办学校一样受到各种各样的行政干预,不能独立自主的办学,是绝对不敢有上述做法的。
四、对当前老师行使批评教育权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批评教育权是老师的天然权利。即使是对学生体罚在某些时候也不应该是绝对禁止的。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不敢想象一个对违纪学生不愿管教的学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一个对违纪学生不敢管教的老师会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一)学校应赋予班主任老师更大的教育权和话语权。
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是学生的导师,批评教育学生的频率最高。学校应赋予他们更大的教育权和话语权而不是相反,时时处处总是想到束缚班主任老师的手脚。
(二)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如果总是以老眼光看待今天的学生,则很难有效地适应、引导和教育学生。做为老师,没有教书育人的情怀和责任心,即使想借助批评来树立威信,施加影响,也很难有什么实际效果。采取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学生,每个班主任和老师的理解和实施是有差别的,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完全相同的人,不过用“科学”和“艺术”去行使“权利”,也许更能体现教育权利的有效性。
(三)家长应大力提高文明素质,竭力理解支持学校工作。
学生在学校即使出现较严重的违纪现象,但只要家长理解并支持、配合学校及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就会极大地减轻学校德育的工作难度并较快的取得教育和转化学生的实际效果。
(四)完善依法治校的环境,适当扩大校长的自主管理权。
要改变当前老师不敢管、学校不愿替老师说话等不正常状况,只能在现有体制下适当扩大校长的自主办学权,实行校本管理,完善依法治校的环境。尤其是广大教师也应充分享有教学自主权,尽量排除外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干扰。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各种考核奖惩不但要依据学业成绩更要看重学生品行表现。我校这些年实行的“操行学分制”就是将学生的平时操行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并与学生评优及毕业相挂钩,对部分学生的违纪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特别是对班主任老师的日常管理帮助极大,实为德育先行和一种有益尝试!
但愿目前老师们行使批评教育权时遭遇的尴尬只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阵痛。随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探讨,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持续完善,随着全体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相信老师批评教育学生遭遇到的尴尬应该会越来越少,我们一定会走出学校德育管理的这一误区,消除这一不和谐的乱象。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