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初中物理 > 课件教案 > 正文

最快的“信使”教学设计

来源:未知 编辑:wuliok.com 时间:2018-09-04 点击量:

一、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及其传播过程。
(2)知道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乘积等于它的传播速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类比法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专题片和举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电磁波的概念。
2.教学难点:波长和频率的初步概念。

四、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结构上体现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该节内容少,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又比较抽象,怎样使本节内容充实,变抽象为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电磁波的相关概念极为重要。

五、教学思路
1.教学理念
贯彻落实教学改革的精神,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2.设计流程
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再通过实验建立起电磁波的概念。再利用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水波的波长与频率,然后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出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最后,联系实际谈谈电磁波的应用。
3.教学用具
收音机、干电池、导线、真空罩、玻璃缸、水、浮球、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电脑放映《万里长城》记录片。
提问:
(1)长城的烽火台起什么作用?(传递信息的作用)
(2)近代和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有哪些?
(3)最快的是哪一种?
(4)它们是靠什么传递的?
(板书课题)最快的信使——电磁波
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引出课题并板书。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电磁波的产生
演示实验:使收音机通电工作,并调节到无台处,调大音量。(喇叭并不发声)然后,用一根导线接在干电池一极上,在用导线的另一端摩擦电池的另一极。
现象:收音机的喇叭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
提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师生共同分析)
(板书)
(1)当导体中电流发生迅速变化时,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速度等于光速,с=3×108米/秒。
(3)电磁波的传播也是能量传递过程。
设问:还有哪些物体可以产生电磁波?
质疑: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吗?
演示:把一部手机调成振动放在真空罩内,用另一部手机拨打。
(板书)
(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举例: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中可以与地面指挥中心的人进行对话。
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归纳、总结:
电路通断→电流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收音机收到电磁波→喇叭发声(获得了能量)
学生讨论、交流、举例。
学生交流、讨论、猜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并设计钟罩实验加以验证。
学生观察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
启发引导: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的情况与水波相似,所以我们可以类比水波来研究。
演示:(利用投影仪投在大荧幕上)在装满水的玻璃缸中,使小球在水中上下不断振动,产生连续不断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并且小球每振动一次,水面就出现一个波峰(凸起部分)和一个波谷(凹下部分),一秒钟小球振动几次,水面上就会出现几个波峰和波谷。一秒钟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叫做波的频率。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一个波长,它等于每振动一次水波传播的距离。
多媒体三围动画演示水波的形成。
类比启发:电磁波跟水波类似,它的图形怎样?波长和频率如何定义?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怎样?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投影上的表格。
教师小结并板书:
(5)电磁波一秒内发出的波数叫做电磁波的频率。单位:赫兹,常用单位有千赫、兆赫。
(6)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电磁波的波长。单位:米。
(7)波速=波长×频率(с=λ׃ )
开启收音机,调到电台某一频率。利用с=λ׃测算该台的波长与表盘上标出的波长数值是否一致。
学生观察产生的现象。(有水波形成)
学生阅读教材,相互交流讨论,填写水波和电磁波的类比表:
种类 频率 波长 定义 单位 定义 单位
水波
电磁波
学生计算验证。
变抽象为形象,便于接受。
培养学生的类比概括的能力。
(四)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波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人们根据它的波长或频率,给这个“家族”编织了一个“家谱”—电磁波谱。
学生阅读电磁波的应用。
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布置作业
1.上网查询我国的电视频道是怎样划分的。
2.按照右图的说明介绍制作最简单的无源收音机。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体会
本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使一节简单的课变的丰富充实、有趣。利用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利用类比的教学方法,从抽象到形象,顺理成章,学生便于理解接受,从而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踊跃、思维活跃。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