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妈妈重视并及时扭转孩子的一些坏习惯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法国教育家 卢梭
引语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好:"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作为妈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面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很多坏毛病,如懒惰、不讲卫生、做事磨蹭拖拉……我们该怎样做呢?
妈妈们大可不必因孩子们的这些坏毛病而不知所措,孩子还小,受到某些不良行为和不良思想的侵害,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妈妈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对付这些坏毛病,它们很容易就会被消灭掉。
但是,妈妈们也不可用"树大自然直"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坏毛病。有研究表明,几岁到十几岁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妈妈不及时纠正,等孩子长大了,不良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再想改掉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因此,当孩子的坏毛病第一次出现时,妈妈就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这并不是道德驱使,而只是孩子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妈妈或其他成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有成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地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成人喜欢的。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妈妈一定要注意抓住孩子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
习惯一
做事磨蹭、拖拉■做事更讲究效率
现象一:小雯学习还不错,但就是做作业时很磨蹭。本来30分钟可以完成的作业,竟要磨蹭一个晚上,有时都12点多了还在做作业。更要命的是,这还是在家长陪伴的情况下,如果妈妈不在旁边看着她,估计一晚上她都写不完作业。小雯妈妈常常抱怨:"这孩子做作业时,才写了两个字就开始抠橡皮、玩彩笔,一小时都写不了10个字。"
现象二:雨晨的妈妈正在为小雨晨做事没有效率而着急。本来正在吃饭,忽然窗前有小鸟飞过,小雨晨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当小雨晨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他就开始玩了起来,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这小家伙做任何事都这样,边做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因此耽误了妈妈好多时间。
专家分析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中都会上演这样的情景剧:早晨一起床,你叫孩子刷牙,他会磨磨蹭蹭地说等会儿;你叫孩子赶紧吃早饭,他却要先摆弄一会儿玩具;任凭你那儿叫破嗓子说要迟到了,可是孩子却依然稳如泰山,根本不当一回事。许多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但常常束手无策……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慢性子",他们的磨蹭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
比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学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上学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这一特点,在幼儿园或小学初级阶段的孩子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其次,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
再次,如果孩子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这往往也会影响他们的做事效率。
除此之外,有时候,孩子做事效率不高还往往是他情绪消极的一种表现。
上小学四年级的磊磊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会画画,还会拉小提琴,但就是做事太磨蹭。用他妈妈的话说:"这孩子不是个慢性子,但总觉得他做事慢半拍。每天晚上,本来洗澡半个小时就可以洗完,他非要拖上一个小时。拖来拖去,时间太晚了,还没写完作业就不得不催他快去睡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