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快报 > 课外阅读 > 正文

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蒋百川 时间:2016-01-23 点击量:
1936
中国物理学会第五次年会于 1936 年 8 月 17- 21 日在北平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举行。 论
文 48 篇,年会主席梅贻琦。物理学会选举下一届(1936.9. - 1937.9.)负责人。会长吴有
训、副会长丁西林、秘书萨本栋、会计張绍忠。(由于 1937 年起的战争形势,这届理事一
直任期到 1939 年)。还选举了下一届学报负责人,主编:吴大猷、赵忠尧;编委:张贻惠、
张绍忠、胡刚复、饶毓泰、魏学仁、施汝为、谢玉铭、丁西林、任之恭、施士元、严济慈。
陆学善(1905 - 1981)1928 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 (1928 年校系改名为國立中
央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当时严济慈、吴有训、胡刚复等先生皆在此任教。1928 年吴有训
被聘为北平國立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陆学善被聘为吴有训的助教。1930 年依靠中华教育
文化基金会的乙种獎学金,他得以成为吴有训的第一位研究生。1933 年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毕业后,即被清华大学研究院选派出國深造。在出國前的半年时间里,应北平研究院物理研
究所所长严济慈之邀去该所任助理研究员。1934 年夏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X 射线晶体学研
究中心,诺贝尔獎得主布喇格主持的实验室深造,仅用两年多时间,出色完成了对铬-钼二
元系合金的全面深入研究。1936  年获博士学位。在英国留学期间,他选择了 X 射线应用方
面的研究,成为我国最早从事 X 射线晶体结构研究的物理学家,他对 Cr-Al 合金系相图的测
定以及创立的利用点阵常数法测定相图中固熔线的方法, 在晶体学中是个重要的进展, 至今
仍为国内外晶体学家所沿用。获博士学位后于 1936 年底回国,任北平研究院在上海的镭学
研究所研究员。1947 年起兼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1948 年主持上海晶体学研
究室。
孟昭英(1906 - 1995)1924 年由北京汇文中学保送入燕京大学。1928 年获得理学学
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留在该校物理系当助教兼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在安德逊 (P.Anderson)
和谢玉铭两位教授指导下,1931 年以“氢气与铂、铜、镍接触时的电离”论文获硕士学位,
并被提升为讲师。在任讲师期间,他与陈尚义等合作完成了“紫外线辐射通过中國窗纸的透
射”的研究工作。1933 年由燕京大学推荐,孟昭英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到美国加州理
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其时,加州理工由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R.A. Millikan)主持。
孟昭英在波泰盼柯(G. Potapenko)教授指导下,研究巴克豪森-库尔兹(Barkhausen-Kurz)
效应。经过三年努力,他用自制微型电子管获得 1 厘米波长的连续振荡。这是当时用电子管
获得振荡波长最短的世界纪录。1936  年他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36 年回國,
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37 年随淸华大学南下到长沙,并在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不久,三校奉命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淸华大学在长
沙筹设的特种研究所经过充分发展后, 分立出了由任之恭任所长的无线电研究所, 孟昭英担
任该所教授兼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 在他们指导下担任助教和进行研究工作的先后有: 林家
翘、毕德显、戴振铎、王天眷、陈芳允、慈云桂、張恩虬等。1943 年,孟昭英赴美國进行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2
学术休假,应加州理工学院密立根教授邀请在该院任客座教授,兼作科学研究。
1944 - 1946 年转到麻省理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1947 年初,回到清华,任物理系教授,
后兼代理系主任。
江仁寿(1906 - 1988)1928 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后分别在大同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
1932 年考取安徽省出國留学官费生,留学于英国伦敦大学。1936 年,以测定液态碱金属的
粘滞性的实验研究获 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36 年回國后历任武汉大学(1936 - 1946)、中
山大学(1946 - 1947)、暨南大学(1947 - 1949)、复旦大学(1949 - 1955)、西北
大学(1955 - 1988)物理系教授或系主任,毕生致力于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
岳劼恒(1902 - 1961)1925 - 1928 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28 年赴
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一边工作一边修完本科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1932 年在巴黎大学取
得硕士学位。又在研究室工作四年,1936  年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
为《酒石酸几种㚆盐的实验研究及其在物理化学上的应用》,是在著名学者 E.Darmois,P.
Job 共同指导下完成的,曽刋登在 1936 年法国《物理化学学报》上。在他们的指导下,岳
劼恒对旋光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 1931 - 1936 年间曽作出两项发明,写出 10 余篇论文。
他的两项发明是:(1)含铝合金之利用旋光现象分析鉴定法;(2)氟酸㓎蚀玻璃之旋光
性研究法。10 多篇文章分别刊登在法国《物理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法国《科学院
周报》等杂志上,其中 5 篇,英国的《科学文摘》作了摘要介绍。1936 年学成回国,在北
平研究院任研究员, 兼任中法大学教授等职。 1937 年日寇入侵华北, 岳劼恒返回陕西, 1937
年 11 月和 1938 年 4 月被西北大学的前身西安临时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先后聘为教授,并
在 1941 年担任西北大学物理系主任。1947 年任西北大学教务长。
1936 年至 1937 年,根据清华大学休假规定,周培源再赴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
研究院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 其间他参加了 A. 爱因斯坦教授亲自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
并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1937 年,他假满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7 月
底,平津沦陷;8 月,侵华日军开进了清华园。周培源受校长梅贻奇之托,安排学校南迁,
曾先后任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 在这期间, 他转向流体力学方面的
研究。
1937
1937 年 5 月中法教育基金会举行第一届留法公费生考试,在国内录取 3 名,即学习流
体力学的吴新谋、镭学的钱三强、微生物学的魏英邦;选取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 2 名,即学
习语音学的陈定民和光谱学的钟盛标。后因二战爆发庚款留法停止。
由于在日中国留学生经济困难和缺乏对国民政府政策的了解, 日本利用庚款补助中国留
学生在抗战前得以继续。截至 1934 年,“资助中国政府选派的一般留学生和由日本各大学
自己推荐的留日生累计支出共 400 万元左右“。据 1937 年 12 月日本外务省的调查,在七七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3
事变后留在日本的 403 名中国留学生中,得到庚款补助的有 94 人。七七事变后,日本为尽
快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由外务省直接开始插手在中国国内选拔留学生的事务。1939 年,
颁布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两个文件,把在中国直接选拔庚款生的名额增加为 85 名。1940
年 3 月汪伪政权成立,为推行奴化教育,利用日本庚款派遣了很多留学生,但因资料所限,
运用庚款留日学生的具体数字还难以作出准确的统计。
叶企孙辞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职务, 校长梅贻琦任命吴有训任理学院院长。 叶企孙毅
然放弃 1937 - 1938 年度出国休假、研究一年的机会,声称有病,而实际上带领他的学生钱
伟长、熊大镇等人潜入敌占区天津,为八路军制造炸药、无线电收发报机。西南联大时期
(1937- 1946.6.),清华大学成立特种研究所,叶企孙任主任委员。下设航空研究所(所
长庄前鼎,成立于 1936 年),无线电研究所(所长任之恭,成立于 1937 年),金属研究
所(所长吴有训,成立于 1938 年夏)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研院物理所被迫迁入租界区暂避,后分为几个小组分头撤往内地。
不久各部又陆续在广西桂林集中。当时,所长是丁西林,研究人员有施汝为、陈宗器、陈志
强、吴乾章、蒋葆珍、潘德钦、赵元、朱恩隆等人。丁西林对重力和地磁作过多方面的研究,
并在桂林雁山建立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座地磁台。在马君武、李四光的倡议下,由中央研究
院与广西省政府在桂林雁山联合办了桂林科学实验馆。 该馆的物理实验室主任是余青松 (原
中央天文研究所所长)。该室的专职研究员有丁绪宝、贾国永和唐肇华等,研究方向是物理
示教仪器、应用光学等。1943 - 1944 年,中研院物理所施汝为、王恆守、卢鹤绂、潘佐武、
雷瀚、顾静徽、萨本东等人先后还在广西大学担任兼职教授。1944 年秋,日军入侵广西,
中研院物理所在桂林部分迁往重庆北碚。1946 年秋,中研院各部分迁回上海,是年冬,中
研院物理所地磁台划归气象研究所。1948 年,中研院物理所一部分从上海迁至南京。中研
院物理所坚持电学(重点是无线电学)、光学、磁学等物理学基础研究。在抗战期间,面向
军事急需,开辟了中国地磁观测和磁性探矿实验。
[抗战时期北平各大学概况]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七七”事变之后,日本 1937 年 7
月 28 日大举进攻,29 日北平沦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清华师生于 1937 年 10 月撤到长沙,
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 年 10 月 26 日)。与此同时(1937 年
9 月),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和北平研究院迁往西安
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1 月下旬日本飞机轰炸长沙,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长沙岌岌可危,
次年 1 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被迫决定从长沙西迁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
长沙临时大学师生分三路西迁。大部分教师、家眷、女生和体弱的学生沿粵汉路和水路经中
国香港、越南而入云南;另一路线则是乘坐汽车,沿湘桂路经中国广西镇南关、越南而入云
南;最艰苦危险的第三条线路,由闻一多、黃子坚、曽昭伦、吴征镒等 11 位教师和 250 名
学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横跨三省,沿湘黔公路步行前往云南。带队的一个是张治中将军
派遣的中将黃师岳, 一个是南开大学教务长黄钰生。 他们于 1938 年 4 月 28 日, 历时 68 天,
行程 3500 公里,徒步到达云南。同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陕西汉中,攺名为国立西北联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4
合大学。北平沦陷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大学、师范大学停办。朝阳大学、民国大
学也很快关门。
西南联大物理系集中三校精华,中国物理学界许多学术造诣很深的知名教授在这里执
教:有来自清华的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霍秉权、任之恭和孟昭英;
有来自北大的饶毓泰、朱物华、吴大猷、郑华炽、马仕俊;有来自南开的张文裕;还有联大
师范学院聘请的许浈阳。吴有训担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从 1938 年至 1946 年,西南联
大物理系(含清华、北大、南开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 130 人。联大期间共有 7 名物理学
研究生毕业,其中毕业于清华研究院的有谢毓章、黄授书、杨振宁、张守廉、应崇福和杨约
翰。
自 1938 至 1946 年,西北联大共毕业 9 届学生,物理系毕业生共 85 人。其中原北平大
学学生 14 人,原北平师大学生 15 人,有少数原三校学生于抗战时期在他校借读,完成学
业后,根据規定发给原学校的毕业证书,上面的统计数字包括他们在内。与同时期西南联大
(包括长沙临时大学时期)物理系培养的 130 名毕业生相比(清华大学 36 人,北京大学 24
人,南开大学 2 人,西南联大 68 人),其本科毕业生人数和西南联大基本相当。临大时期,
物理系教授有张贻惠、杨立奎、林 、岳劼恆、讲师谭文炳。城固时期,西北联大文理学院
物理系和师范学院理化系分开,教授有:张贻惠、蔡仲瀛、杨立奎、岳劼恆、龙际云、谭文
炳、林 、吴悦、张佩瑚、王普、张宗蠡(曽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讲师吕秉义,助
教 3- 4 人。主任先后由张贻惠 (1937 - 1941)、岳劼恆(1941- 1946)兼任。在西北联
大之前,西北 5 省没有一所高等学校设有物理学系科,因此,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物理系的
招生和教学, 不但为战后中国培养出众多物理人才, 更是开创了西北地区的物理学高等教育
的新纪元。
北平沦陷后第二三年中间,在日本伪政府教育总署的主持下,成立了新的北京大学,即
伪北京大学。伪组织办的北京大学,文、理、法、农、工、医六个学院都齐全。农学院建在
朝阳大学旧址上,法学院建在中法大学旧址。文学院设在原北大理学院附近一座新楼。理学
院设在原北大理学院旧址, 工学院和医学院则设在原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医学院旧址。 同时日
本伪政府还组建了伪师范大学,成立了伪警官学校、伪清河军校、伪土木工程学校、伪外国
语学校、伪艺术专科学校和新民学院等学校。伪北京大学文学院和伪师大文学院,都设立了
日文系。另外各学院中都聘了不少日本教授。这就是历史上的伪北京大学和伪师范大学。伪
北京大学校长为钱稻荪,伪师范大学校长是黎世蘅。
1937 年山东大学内迁,由青岛迁往安庆,不久又迁到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损失惨重。
1938 年 6 月教育部下令解除了林济青代理校长职务,学校奉命停办,后四届学生转入中央
大学,图书、仪器拨借于中央大学,至此,国立山东大学告一段落,物理系也因此中断,最
后一位系主任是潘祖武教授。抗战胜利后,1946 年 3 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
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任校长,物理系也随之恢复。物理系是国立山大复校后所设立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5
的 15 个院系之一,8 月聘王普先生为主任,9、10 月份新生考试录取,10 月 25 日举行了
开学典礼;规定学生修业年限为四年(其中工学院学制五年,医学院学制六年),实行分学
制、必修制和选修制。教授有王普、王恒守、郭贻诚、薛兆旺等。一部分图书、仪器由中央
大学归还,但多半已经残缺不全,不能应用。随后又从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购来普通物理
实验仪器两套,每套包含四十个实验,专供学生实验之用。后来又从美国订购电学、光学仪
器三批,有普通物理实验室四间。图书资料方面也初具规模,有从美国和上海订购的数批图
书,还有美国赠阅的“物理评论”杂志和订购的国外杂志七八种。1947 年春天,丁西林、杨
肇燫、王書莊来校工作,丁、王二位先生建设仪器修造厂,自己制造仪器设备,专供本系实
验和研究之用,有表征实验百余种。先后又有陈同新等多位校友来系任教。1947 年 11 月
29 日,国立山东大学物理学会成立,会长庄德全,会员为物理系全体师生。1947 年 12 月
王普先生就任美国标准局研究员,郭贻诚代理系主任。1948 年由物理系教师翻译的席尔思
著的《大学物理学》,由中华书局出版,被各大学认为是优秀版本,广泛采用。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带领下,开始历时八年的辗转流徒,11
月 11 日开始至 15 日由杭州至建德,同年 12 月 24 日再次迁徙至江西吉安,至泰和,1938
年 7 月 25 日再迁至广西宜山, 最后 1940 年 2 月到达贵州的遵义和湄潭。 浙大得以在相对安
静的黔北山区, 赢得了近七年的办学时间。 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 学校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
浙大物理系还举办了四次中国物理学会贵州区年会。抗战胜利,浙大回到杭州。至 1948 年,
物理系已拥有教授、付教授十余人,如胡刚复、張绍忠、何增禄、束星北、王淦昌、朱正元、
丁绪宝、卢鹤绂、朱福炘、周北屏、王谟显、胡济民、張有清、斯何晚、程开甲等。 1 944
年 10 月英国科学史专家、时任英国驻华文化与科学协作代表团团长的李瑟博士
(Joseph·Needham)应竺可帧校长的邀请来到浙大,参加中国科学社成立 30 周年的纪念活
动,并参观考察当时遵义、湄潭办学的浙江大学科学研究情况。他回国后,在 1945 年 10 月
出版的《自然》周刊上发表的《贵州和广西的科学》一文中,对浙大的科研工作作了高度赞
扬。
1937 年芦沟桥事变后,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从庐山回来带来迁都重庆消息,于是决定
中央大学跟着西迁重庆。十月间全校师生分散坐船溯江而上。1937 年底中央大学就在沙坪
坝重庆大学旁的松林坡上,正式上课了。后来又在离沙坪坝 25 里沿嘉陵江上游处䢖立了中
央大学柏溪分校。当时的教师先后有:周同庆、张钰哲、施士元、杨澄中、赵忠尧、倪尚达、
翁文波、张宗燧、高叔哿、赵广增、李善邦、王恒守、方俊、赵仁寿、汤定元、芶清泉等。
1946 年 5 月至 7 月中央大学迁回南京。 其时吴有训任中央大学校长, 赵忠尧任物理系主任。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因经营橡胶失败, 资财亏蚀殆尽, 遂将其所创办的厦门大学献
给国家。 1937 年 7 月 1 日厦门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 1937 年 7 月 6 日萨本栋被任命为国立
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1937 - 1945)。
余瑞璜 (1906 - 1997) 1925 年考入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前身)物理系,在 1929 年毕
业,获学士学位。1930 年余瑞璜被清华大学聘为物理系助教,他在吴有训指导下从事教学、
科研工作,开始了X射线物理学的研究。1934 年,余瑞璜考取了公费留学英国。经吴有训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6
介绍,他到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诺贝尔奖获得者、X光结构分析的创始人 W.L. 布喇格
(Bragg)的指导下,进行X光晶体结构分析的研究工作。他在独立进行 Zn(BrO3) 2.6H2O
配位式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中,为了定出氧原子的坐标,创造性地进行了 Br 原子的傅里
叶综合分析,并由此确定了这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在此过程中,他使用了摆动X光谱仪,
并对该仪器原来的对称树叶转轮进行了改造, 设计制作了不对称转轮。 这两项研究工作都受
到了导师的赏识。他的两篇论文《配位式化合物 Zn(BrO3)2.6H2O(室温)的晶体结构分
析》、《摆动晶体X光谱仪传动装置的理论与设计》,都发表在德国结晶学杂志上。1937
年获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后,他的导师建议他去 W. H. 布拉格 (W. L. 布拉
格之父) 领导的英国皇家研究所工作。 但吴有训先生建议他学习国家急需的金属学后尽快回
國。于是他先后在北威尔士大学进行 X 射线金相学研究,在伯明翰大学学习金属学与热处
理。1939 年 9 月回國,后先后任昆明清华大学金属研究所付教授、教授,北京清华大学物
理系教授、兼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48 年 8 月他接受美国国务院福尔布瑞特(Fulbright)
基金中美交换教授讲座的约请,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学和研究。到了美国,途经加州理工
学院时,他接受了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L. 鲍林(Pauling)
的建议,短期留在他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1949 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兼北
京师范大学教授。1952 年转任吉林大学物理系教授,創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
錢临照(1906 - 1999)1925 - 1929 年钱临照在上海大同大学物理系就读,从物理老师
胡刚复、严济慈等人授课中得益最多。大学毕业后,钱临照在广东省兴宁县及上海市两地中
学任教。一年后,有机会去沈阳,在东北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30 - 1931)。 1931 年“九
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师生被迫入关。正当钱临照彷徨之时,适逢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成立不久,虽然所里 4 名助理员编制已满,钱临照仍被严济慈所长额外录用,成为助理员
(1931 - 1934),并在严济慈的指导下步入科研工作领域。1934 年夏,钱临照考取中英庚
款第二届公费赴英国留学生。 同届的 26 人中物理学工作者有钱临照、 李国鼎和朱应诜 3 人。
抵达英国后, 钱临照进入伦敦大学的大学学院学习。 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继续进行国内带
去的“水晶圆柱体在扭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实验,获得的重要结论是:中空水晶圆柱体在扭
力作用下产生体电荷。 接着, 指导教授提出了一个研究水槽中层流在横截面各点流速分布的
题目。 沟槽中层流横截面的流速分布是个早已解决的经典问题, 但水注入后的流速分布却是
个新的问题。钱临照查阅到 1933 年德国施列丁发表的论文,文中按照边界理论不计水流横
向加速度, 得出了以水注口为起点的水流的纵向和横向速度。 钱临照所做的实验数据在雷诺
数 800 以下与上述理论计算相吻合。于是他写下了《水注在水中的流速分布》的论文,并
讨论了水注的动量、水注的有效源头和水注的动能。他还对施列丁的理论提出了商榷。结束
以上两项工作后,指导教授认为钱临照已具备自己选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便让他自行选题。
1934 年秋,纯粹与应用物理学的国际会议在伦敦与剑桥两处召开。钱临照受这次会议讨论
的影响,走上了从事晶体范性形变研究的道路。钱临照在英国留学三年,三易研究课题,发
表 5 篇论文。1937 年春,指导教授让他将水晶、流体力学、体心立方晶体的范性形变三项
工作的结果汇总成论文进行答辩。 时值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 又受指导教授对一位印度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7
学生不公正待遇的刺激,钱临照十分气愤,决意不拿殖民者国家的学位。他婉言拒绝了指导
教授的好意,并写信给严济慈所长,表明自己获取祖国学位的心愿。可惜我国的学位制度直
至 80 年代才建立起来,所以他始终未获学位。我国学位制度建立时,钱临照同时担任固体
物理和自然科学史的博士生导师。留英期间,钱临照未忘祖国抗日需要,挤时间学习应用光
学,包括磨玻璃和设计镜头。每年暑假他都在伦敦一家著名的光学工厂里勤学苦练,并从工
人师傅手中学会了该厂特创的技术,用格临特外曼干涉仪来修补光学部件中的缺陷。1937
年 4 月钱临照离开伦敦,踏上欧洲大陆。伦敦大学为表彰他,特授予他 CareyFoster 奖,除
证书外,附书三册,内有牛顿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本。1937- 1947 年任北平研
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7 - 1948 年在美国联合国救济总署工作。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4 月兼任中央研究院代理总干事。
龚祖同(1904 - 1986)1926 年 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0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
任教。 1932 年 进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我国实验核物理先驱赵忠尧,研究伴随硬γ射
线反常吸收的二次γ辐射。 1934 年赴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现柏林工业大学),两年获优秀
毕业生和 特准工程师称号。此后在该校攻读工程博士学位, 1937 年底完成了论文。因抗日
战争爆发,国内急需军用光学仪器,龚祖同放弃答辩,于 1938 年初回国,参加了我国第一
个光学工厂——昆明兵工署 22 厂(也称昆明光学仪器厂)的组建工作,后担任厂制造主任。
1942 年 到贵阳创建贵阳兵工署 53 分厂,再度试制光学玻璃,任厂主任。 1945-1948
年任秦皇岛耀华玻璃厂总工程师, 从事平板玻璃生产的恢复与改进工作。 1948-1950 年 任
上海耀华玻璃厂总工程师。 1951 年 应中国科学院长春仪器馆筹备处副主任王大珩的邀请
调该馆工作,任研究室主任,负责研制光学玻璃。
何怡贞(1910 - 2008 )女。父親是辛亥革命老人何澄先生,据信当过蒋介石的老师。
何澄也是苏州网师园的主人。何怡贞母亲王氏家族也声名显赫,先祖王鳌官至户部尚书、文
渊阁大学士。王守竞、王守武、王守觉是何怡贞的表兄弟。她与胞妹何泽慧、何泽瑛享有科
坛“何氏三姐妹”之誉。何怡贞 1930 年毕业于金陵女子学院数理系。1933 年获美国蒙脱霍育
克学院化学系硕士学位。1937  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她主要从事过渡金属
的光谱学研究工作,她最早标定及发表了从可见光到紫外线的钇的光谱线。同年年底回国,
任燕京大学、东吴大学物理系讲师。1941 年再度赴美,在霭满斯脱学院、剑桥学院和芝加
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工作。 1949 年 11 月回国任燕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何怡贞的丈夫为葛庭燧。
她在燕京大学物理系教书时曽是葛的老师。
范绪筠(1912 - 2000)1933 年毕业于中俄合办的哈尓滨工业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学士
学位,并荣获哈尓滨工业大学的留学奖学金。他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34 年获科学硕
士学位,1937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应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秀的邀
请, 返回祖国, 加入了当时已南迁至长沙的清华大学, 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1937- 1947
年清华大学,助教授、教授)。后来,随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住进惠家大院,这是几栋土木
结构,极其简陋的两层小楼。当时住在一起的有:吴有训、赵忠尧、杨武之、吴达元、杨业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8
冶、任之恭、赵访熊、赵九章、姜立夫、叶楷等,还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住在这里。范
绪筠在这段期间里,完成了两篇论文:《固体间电接触的理论》和《金属间以及金属和半导
体间的接触》,发表在美国《物理学评论》上。1947 年,范绪筠利用清华大学的休假制度,
回到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47 - 1948)。此时,普渡大学物理系主任哈洛维兹正在
组织研究团队,因对范绪筠 1942 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印象深刻,遂邀请他到该校从事研究
(1948 - 1949,访问教授;1949- 1951,副教授;1951 - 1963,教授;1963,邓肯物理学
杰出讲座教授;1959,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0,普渡大学科学荣誉博士)。随后,他
有效地结合多样实验技术与深刻的理论分析, 几乎对半导体领域的每一个分支都做出了精辟
准确及原创性的贡献。
1937 年玻尔到中国讲学,是应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
的邀请。最初,淸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吴有训通过周培源在美国普林斯顿当面向他作出邀请。
吴有训先后于 1937 年 2 月 27 日、3 月 11 日、3 月 27 日、4 月 10 日接連 4 次通过电报和
信件邀请玻尔访华。4 月 30 日,玻尔回信表示接受邀请。5 月 20 日,玻尔偕夫人玛格丽特
和次子汉斯 波尔由长崎乘“上海丸”抵达上海, 在码头受当时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长丁西林、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等人士的热烈欢迎。21 日下午,在交通大学工程舘玻尔做了题为
《原子核》的讲演。上海广播电台进行了实况转播。23 日玻尔一行在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
胡刚复陪同下从上海到达杭州,在車站受到浙大教授束星北、王淦昌、何增禄及張绍忠等人
的迎接。24 日下午五时,玻尔在浙江大学新物理教室讲演,并由浙江广播电台转播。5 月
25 日玻尔一行从杭州抵达南京。受到國立中央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周同庆等的迎接。26 日在
中央大学发表关于原子核的演讲。5 月 27 日玻尔一家访问中央研究院,下午演讲,题目为
《原子物理中之因果律》 。 演讲后, 去金陵女子学院, 受到了当时的数理系主任鲁淑音 (1932-
1938) 的接待。 玻尔一行于 5 月 29 日下午抵达北平, 到站欢迎者有北京大学教务长樊际昌、
理学院院长饶毓泰、北平研究院副院长李书华等二十余人。31 日下午三时,玻尔在北大理
学院做了关于原子核演讲。6 月 2 日下午 3 时在清华大学科学舘继续讲《原子核》。4 日下
午在北大二院大讲堂讲《物理学上因果律》。6 月 7 日玻尔一家乘火车离开北京,转乘西伯
利亚铁路经苏联回國。在 1950 年前,我国物理学家周培源、張宗燧、胡宁等曾访问过玻尔
创立的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
1938
中国物理学会第六次年会。没有详细记录。
1938 年至 1945 年抗日战争期间,因济南沦陷,齐鲁大学被迫迁往位于四川成都华西
坝的华西协合大学校址, 与华西协和大学、 中央大学医学院、 金陵大学、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燕京大学等联合办学。直到 1945 年 10 月回迁复课。
王竹溪(1911 - 1983)1933 年进清华研究院,跟周培源研究湍流理论,次年发
表第一篇论文《旋转体后之湍流尾流》。1935 年,王竹溪公费留英。刚好 P. A.
M. 狄拉克(Dirac)1935 年春来中国访问,把王竹溪推荐给他自己的老师 R. H.
福勒(Fowler)。王竹溪 1935 年 8 月到剑桥大学师从福勒研究统计物理,在此
期间与狄拉克来往密切,成为好友。1938 年夏,王竹溪以论文《吸附理论及超
晶格理论的一个推广》获 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清华大学
教授,时年 27 岁。在西南联合大学的 8 年,是工作艰难、生活困苦的时期,也
恰恰是王竹溪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培养人才桃李芬芳的时期。他的关于热力学、
统计物理以及生物物理方面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时期相继发表于英国《皇家学
会会刊》、《剑桥哲学学会会刊》、美国《物理评论》、美国《物理化学杂志》
和《中国物理学报》等刊物,而他最得意的学生,当首推在这一时期跟他做硕士
论文的楊振宁。
張文裕(1910 - 1992)1927 年从福建来到北京燕京大学。在谢玉铭教授的帮助
下,经过补考,张文裕被破格录取,进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在校学习期间张文裕一面读
书,一面找些零活干,挣钱养活自己并交学费。张文裕于 1931 年完成了大学学业。由于他
的学习成绩优异,从四年级开始就在物理系任教,同时进行研究生学习,1933 年取得硕士
学位。1934 年他考取“英庚款”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该校卡文迪什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导师是该实验室主任、 著名物理学家 E.卢瑟福( Rutherford ), 具体指导他工作的是 C. D. 埃
里斯(Ellis)。他在卡文迪什实验室从事核反应研究,验证了 N.玻尔(Bohr)的液滴模型,
发现了光激放射性现象的(γ, n)和(γ, 2n)反应及 16O(n,p)16N过程。由于这个过程
可能会引起辐射损伤,因此是在设计、建造反应堆及其运行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1937
年国内抗日战争爆发,当时在剑桥的几个中国同学义愤填膺,迫切要求回国参加抗日。张文
裕写信给“英庚款”董事会,申请提前回国参加抗日。董事长朱家骅回信说,回国可以,但必
须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他又向剑桥大学研究生院提出提前考试的要求。卢瑟福对他的
要求很不以为然,但张文裕仍然坚持,校方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论文很快就通过了,基础
课的考试却进行了两次。1938 年春天,通过了考试,但颁发博士证书的典礼却要等到夏天
才能进行。 为了回国后能参加抗战工作, 张文裕利用这段时间, 经国内防空学校教务长介绍,
到柏林 AEG 工厂自费学习探照灯技术。10 月底结束学习回到剑桥,立即动身回国。他原希
望能到“防空学校”工作,以便直接为抗战服务。到了贵阳,才知道防空学校已迁至桂林。在
贵阳等了 40 多天,得到的回信却是“请另高就”。因此张文裕于 1939 年 2 月去四川大学任
教,正值期末大考,看到一些学生作弊,校方不予制止,他愤而应南开大学之聘到西南联合
大学任教,还到云南大学兼课,但生活仍十分困难。报国无门,他感到失望。1943 年应美
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张文裕赴美国继续从事核物理研究和教学。普林斯顿大学帕尔麦
(Palmer)实验室(后改名为亨利实验室)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实验室之一,许多美国老一
辈著名物理学家曾在这个实验室工作过。1943-1949 年,张文裕在这个实验室工作了7年,
做了两方面研究工作:一是与 S.罗森布鲁姆(Rosen-blum)合作建造了一台α粒子能谱仪,
并利用这套仪器测量了几种放射性元素的α粒子能谱;二是进行μ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μ介原子,从而开创了关于奇异原子领域的深入研究。1950-1956 年,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10
张文裕转到美国普度(Purdue)大学工作。这期间他系统研究了海平面的大气贯穿簇射,
并对Λ°奇异粒子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同时指导研究生研究宇宙线引起的高能核作用,并
利用高能加速器进行粒子物理以及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1956 年张文裕与夫人王承书带
着 6 岁的儿子回國,回國以后,张文裕任中國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领导宇宙线研究。
张宗燧(1915 - 1969)著名哲学家、政治活动家张东荪的次子。第一位在剑桥大学开
课的中国人。1930 年,十五岁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次年转淸华大学,受吴有训、赵忠尧等
指导。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入清华研究院,同年报考庚款出國留学。1935 年物理
专业仅一个名额,吴有训建议張宗燧改考天文专业,张经短期速成,即考取留美庚款。后去
紫金山天文台实习半年,准备赴美。然而,张宗燧有志于数学和理论物理,以当时国际学术
水准,欧洲高于美国,于是他放弃“美庚款”,次年报考“英庚款”数学专业,第四届“英庚款”
数学专业两名取生为许宝騄 (1938 年在伦敦大学以数理统计方面工作获哲学博士学位)和
张宗燧。 1936 年, 张宗燧赴剑桥大学数学系, 受业于著名统计物理学家福勒 (R. H. Fowler) ,
两年发表了论文七篇,1938  年获博士学位。张宗燧在“合作现象”领域,特别是关于“固溶体
的统计理论”,取得优异成果,《贝特的有序-无序相变理论在合金上的推广》及《一个系统
的位形数目与合作现象》等优秀论文,使他开始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知名。 1938 年,福勒
荐张宗燧去尼尔斯·波尔(N.Bohr)领导的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在这个发
源“哥本哈根学派”的学府里, 他遇到狄拉克 (Dirac) 、 泡利 (Pauli) 、 罗森菲尔德 (Rosenfeild) 、
维克(Wick)、莫勒(Moller)、威尔逊(A.H.Wilson)等人。在这些现代物理学先驱人物
的影响下,张宗燧进入量子理论最前沿的研究。1939 年,張宗燧到瑞士高等工业学校,在
泡利身边工作,写出了他的第一篇量子理论的学术论文《包含介子的过程对于方位角的依
赖》。玻尔研究所的自由学术气氛,诸多大师的指导和合作,使他的学术水准升华;而狄拉
克方程的美丽简洁, 午茶时无拘束的讨论, 是他经常的回忆, 这段在丹麦和瑞士的美好时光,
使他终身难忘。年轻的张宗燧受到玻尔全家的关怀,而且得到了玻尔本人的赏识。1939 年
1 月,在一封推荐信中,玻尔写道:“在哥本哈根的半年来,张显示了很高的学术才能和人
品……他在莫勒教授指导下,研究了核理论新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β蜕变现象。张在
处理新的复杂的数学方法上表现出十分不平常的水平,并且还能最透彻地理解其物理内
涵。”1939 年秋,欧洲局势严峻,张宗燧受中央大学之聘回国,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在
重庆任教的六年间,他继续从事量子场论和统计物理方面的研究,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
及美国《化学物理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九篇。他为量子场论形式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出
色的贡献; 在高阶微商、 高自旋粒子理论方面, 也有若干前沿性的工作。 他的代表性的论文,
如《标量介子的性质》、《δAμ/δxμ=0 的量子电动力学》,和后来的《含有高阶导数的场
论》等,都受到了国际理论物理学界的重视。
王普(1902 - 1969)1922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 年升入本科物理系,于 1928 年
毕业获学士学位。1928 年秋,老师丁西林介绍他去上海“中央研究院”工作。他在物理所跟
丁西林, 同时在地质所跟李四光作助理研究员。 一年后, 到济南担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 1930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11
年国立青 科学博士学位。 同年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 转赴美国华盛顿卡内基学院,
担任客座研究员一年,仍从事核物理研究。1939 年 1 月,在华盛顿的第五届国际理论物理
学讨论会上,N. 玻尓(Bohr)宣布了铀核裂变的发现。王普与卡内基学院的 R. B. 罗伯茨
(Roberts)合作在随后的 3 个月内,在美国《物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 4 篇短文,其中
两篇涉及了铀和钍在裂变中发射缓发中子的研究。1939 年秋回到北平,在燕京大学和辅仁
大学( 1939- 1946 年) 当教授。 其间曽兼任北平临时大学北大分校物理系主任 (1945 - 1946
年)。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于 1946 年在青岛复校,他亦返校,任物理学系主任、代教务
长。王普于 1947 年秋应聘到美国国家标准局担任辐射物理学研究员。后因朝鲜战争及麦卡
锡主义,他滞留在美,先后在杜克大学任访问教授(1950 -1951),凡德比尓特大学任副教
授(1951 - 1956.8),并兼任通用汽车学院的教授。他除了教书以外,还利用核乳胶方法
进行了高能粒子,特别是宇宙线中不稳定粒子的探索和研究。
1939
中国物理学会第七次年会于 1939 年 9 月 23-26 日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到会人数 50
余人,论文 26 篇。年会主席吴有训。年会选举了下一届(1939.10 - 1940)学会负责人:
会长吴有训、副会长丁西林、秘书赵忠尧、会计严济慈(他们的实际任期直到 1942 年 10
月);学报负责人:主编吴大猷、赵忠尧,编委張绍忠、胡刚复、饶毓泰、施士元、任之恭、
严济慈、钟盛标、周培源、楊肇燫、岳劼恒。
周如松(1912 - 2005)女。1934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36 年留学英国伦敦大
学物理系,师从首先发现金属晶体表面范性形变滑移带的 Andrade 教授,和周如松一道工
作的还有早她而去该实验室的钱临照。 他们二人在导师指导下对多种体心立方金属在不同温
度下形变时的滑移面与滑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金属晶体特别是体
心立方金属范性形变的最基本规律,成为研究范性形变的重要基础之一。1939 年周如松获
博士学位,1940 年回国,先后在成都华西大学、北碚复旦大学(1940-1945)、武汉大学
物理系任教(1945 年以后)。她的丈夫陈华癸(院士)是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
的院长,同为英国伦敦大学留学生。
朱正元(1900 - 1985)1919 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学
习(1924 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合併)。他与严济慈、赵忠尧等为先后同学,
都就学于胡刚复门下。1924 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24-1929 年先后任教于江苏省立第一女
子师范学校(1927 年改名为南京女子中学)、私立南京安徽中学。1929-1934 年任国立中
央大学物理系助教,1934-1935 年在私立南京钟英中学任教。1934 年暑假,朱正元考取江
苏省公费留学生。1935-1939 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研究生,1936 年获硕士学位,
1939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为《 电离氦的 4686 谱线的精细结构》 。1938 - 1939
年任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研究助理。1939 - 1948 年任国立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兼浙江大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12
学师范学院理化系主任、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1948- 1952 年任私立江南大学教授、数
理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私立之江大学教授(1949 - 1952)。
赵广増(1902 - 1987)1924 年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26 年升入物理系,1930 年毕
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6 - 1939 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他在 O.S.
杜芬达克主持的气体导电光谱学实验室从事关于电子与原子分子的碰撞激发、 原子和分子的
激发和离化的研究。他曽与杜芬达克合作发表了《电子碰撞激发下氦负谱带的温度参量》的
论文。1938 年获硕士学位,1939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该校从事高能电子散射的研
究,他转到 H.R. 克伦的实验室,利用直线加速器研究高能电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发表
了《快电子多重散射》,《电子在气体中的单㪚射》,以及《碳中电子的能量损失与介子的
衰变》等论文。1940 年归国,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授。1946 - 1986 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
教授等职。 他讲授过多门基础和专业课程, 编写出中国最早的一本系统论述分子光谱理论和
实验的教材《多原子分子光谱学》。
吴大猷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 40 周年完成专著《多原子分子的结
构及其振动光谱》,该书获得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奨金,并得到国际学术界之赞誉。
萨本栋著《双矢量电路分析》(英文版)在美国出版。该书被立即选为国际电工丛书,
并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第一次荣誉奬章。
在昆明北部黑龙潭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在所長严济慈领导下, 钱临照和林友苞等
人䢖立了一个小型光学车间, 制成数百台带油浸物镜的高倍显微镜和供测量用的水平仪, 分
送抗日后方教学、医学和工程单位使用。
1940
中国物理学会第八次年会于 1940 年 9 月 14- 18 日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 到会人数 180
余人。此次会议是与中国天文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等五个学会并中国科学社联合举行。联合
会议主席熊庆来。
钱三强(1913- 1992)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是“五
四”运动的名人。钱三强从幼年开始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
16 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 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 年,钱三强毕业后,担
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翌年,他通过公费留学考试,进入巴黎大学
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居里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及其丈夫弗里德里克·约
里奥- 居里。 1940  年, 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 1946
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
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称“中国的居里夫妇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13
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1948 年,处于事
业颠峰期的钱三强与何泽慧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马大猷((1915 - 2012)於 193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大学期间马大猷得到了
萨本栋、叶企孙、江泽涵、任之恭等老师的指导和培养。1937 年 12 月,马大猷来到美国洛
杉矶加州大学,拜声学界最高权威驽特森(V. O. Knudsen)教授为师,开始作声学研究。
1938 年 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矩形室内低频简正频率的分布"。这篇论文成了声学中应用简
正波理论的基础。由于努得森教授赴欧洲渡假,他转到哈佛大学亨特(F.V. Hunt)教授门
下读研究生。他参加了亨特教授与另一位学生白瑞奈克(L. L. Beranek)的"矩形室内的声
衰变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三篇论文"矩形室内不均匀边界问题"在 1940 年 年 5  月通过论文答
辩,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1945 年,北京大学筹备创办工学院,31 岁的马大猷被聘为筹
备主任,成为北大工学院的首任院长,成为工学院最年轻的一位院长。
彭桓武(1915 - 2007)1937 年 6 月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肄业。1938 年考取中英庚
款留学生,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Max Born),
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1940  年和 1945  年分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
1941 年 8 月后,曾两度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ErwinSchrodinger)任所长的爱
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随后帮助量子化学的创始人之一 W.
海特勒进行介子理论方面的研究。1941 年 8 月至 1943 年 7 月,彭桓武和海特勒、哈密顿
合作,发表了一系列综合了介子场的若干成果,对宇宙线理解进行较系统的解释,称为 HHP
理论。HHP 理论,是以三位作者姓名的头一个字母命名,其主要工作出自彭桓武。这一理
论发展了量子跃迁几率的理论, 用能谱强度首次解释了宇宙线的能量分布和空间分布。 1945
年彭恆武与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8 年,在薛定
谔和海特勒的推荐下,彭桓武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时年 33 岁。当时,彭桓武已经
回国,正执教于云南大学。直到中美建交后的 70 年代,彭桓武收到爱尔兰皇家科学院的院
刊时,才知道自己 30 年前就已经是它的会员了。1947 年回国,先后担任过云南大学(1948
- 1949)、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并参与创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
所。
何泽慧(1914 - 2011)女。193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清华读书时,与钱三强
成为同学。1936- 1940 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研究弾道学,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
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 工程博士学位。因二次大战已经爆发,德国政府规定任
何人不能离开柏林, 何泽慧只好进入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研究。 1943
年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博特(W. Bothe, 195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教
授指导下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1945 年她首先观察到正负电子弾性碰撞现象。当时钱三强
正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5 年钱三强向何泽慧求婚,1946 年
何泽慧来到巴黎,与钱三强结婚,并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1947
年初,他们正式发表论文,证实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存在。在此斯间,还利用核乳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14
胶技术进行了钍的裂变碎片总动能的测量以及铋、铅、金、铂、钨的快中子裂变截面上限值
的测量,并发表了论文。1948 年夏天,何泽慧带着六个月的女儿与钱三强一起回国。以后
全身心投入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
吴健雄(1912 - 1997)女。1929 年由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保送入国立中央大学,按规定
当时师范生保送入大学需先教书服务一年,但由于当时规定不很严格,她并没有去教书,反
倒是进了上海的中国公学再读一年书,从而有机会成为胡适的得意门生。胡适勉励吴健
雄:“凡治学问,功力之外还需要天才。龟兔之喻,是勉励中人以下之语,也是
警惕天才之语。有兔子的天才,加上龟的功力,定可以无敌于一世。仅有功力,
可无大过,而未必有大成功。你是很聪明的人,千万尊重自爱,将来成就未可限
量。 这还不是我要对你说的话, 我要对你说的是希望你能利用你的海外往留期间,
多注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阔达,使见解高明,做
一个博学的人。凡一流的科学家,都是极渊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
故能大有成功。” 1930 年入中央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师从施士元、方光圻、
张钰哲、倪尚达等教授。1934 年毕业,随即在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转到位于上海的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顾静薇教授指导下进行光谱学的研究工作。1936 年赴美留学,
当时联系的是去密歇根大学物理系(这是顾教授的母校)进行光谱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当
她途经舊金山时,却在参观了劳伦斯教授领导的回㫌加速器实验室之后,就改变计划,进入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师从劳伦斯、塞格瑞(1959 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奥本海默等教
授,她的论文是关于韧致辐射理论,於 於 1940  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史密斯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44 年起参加“曼哈顿计划,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物理学研究
工作。丈夫是袁世凯之孙袁家骝 (父親为袁氏次子袁克文),两人虽同为物理学家,但属
高能物理与低能物理之不同领域。
徐璋本(1911 - 1988)徐璋本和钱学森同龄,同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且都是
学导弹的,钱是搞导弹引导,徐是搞反导弹的。本 徐璋本 1940  年获博士学位,他比钱早回
國。回国后先在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任教。1952 年院系调整后,去清华大学物理教研
室工作。徐暲本在 1957 年成为右派,后被投入监獄,经历二十年囚徒生活。(无法找到关
于徐璋本从他的大学直至 1950 年间在学术上的经历和成就)。
汪德昭(1905 - 1998)1923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因成绩优异,于毕业前一年
(1928 年)就被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张贻惠破格聘为物理学助教,直到 1933 年出国。在此
期间,他还兼任中国大学物理系讲师。1933 年 10 月汪德昭前往欧洲,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大学学习一年法语。翌年 10 月,他到法国巴黎大学 P. 郎子万(Langevin)实验室攻读研
究生。他的研究课题是“低空大气层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1940 年通过了巴黎大学国
家科学博士学位的答辩,评议为“最荣誉级”。1939 年郎之万曽推荐汪德昭到法国国家研究
中心第四研究组参加战时科学研究,开始接触水声技术。1938-1956 年间,汪德昭一直在法
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专职研究员等职,后任研究指导主任。在这期间,他还先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15
后兼任过法国石英公司顾问、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技术指导、英国同位素发展公司顾问等职。
他偕同夫人和孩子,于 1956 年 12 月回到北京。
汪德昭还有一段特殊经历,在当时鲜为人知。那就是在解放战争后期,他曾在沈阳担任
了东北“剿总”司令部的少将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就连严济慈、钱三强等这样一些极熟悉
他的老朋友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去东北。在《汪德昭传记》中有一段特殊的记载-“汪德昭夫
人李惠年的七姨父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抗日战争中,卫立煌因作战有功,很受美国人
的青睐,从而遭到蒋介石的嫉恨,于 1947 年以派遣“出洋考察”为名削除兵权。汪德昭在法
国以复杂的心情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通过几次深入的交谈,卫立煌流露了追求进步、迷途
知返的意向,并且希望汪德昭把他的想法转告给中国共产党及取得联系。于是,汪德昭通过
与前苏联驻法大使馆的多次接触,取得信任后,把卫立煌亲笔写的代电,译成外文,转递到
前苏联驻法大使馆, 前苏联使馆又设法将电文转给了当时在延安的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很快
回电,对卫立煌的决定表示欢迎,表示卫立煌如果是真心实意的话,应当自己选择并且利用
当时的情况,做有利于革命的事情。1948 年初,卫立煌出任东北“剿总”司令长官。立即用
密码致电巴黎,邀请汪德昭急速回国,到东北沈阳来帮助他工作。接到卫立煌的电报后,汪
德昭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回国协助卫立煌。1948 年 4 月,汪德昭以“回国为老母祝贺
80 岁大寿”为名,抱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辞去了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中心和原子
能委员会的各种职务,离开巴黎回到国内。然后,只身一人到沈阳担任了东北“剿总”司令部
的少将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在东北剿总司令部,汪德昭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协助卫立
煌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 由于了解到握有东北国民党军最精锐兵力的廖耀湘对蒋介石非常忠
心, 再加上当时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已呈摧枯拉朽之势, 客观上使卫立煌缺少在东北战场公开
起义的条件。卫立煌在同汪德昭多次密商和会意之后,顶着蒋介石的命令,在锦州战役最激
烈的时刻,迟迟不肯驰援锦州,造成了国民党的战败。卫立煌还采取措施阻挠实施破坏沈阳
的计划,保护了沈阳的许多重要工业设施和文物建筑,以此来实践自己在“代电”中的诺言。
到 1948 年 10 月, 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形势胜负已判。 1949 年 4 月汪德昭辗转香港, 于 1950
年重返法国巴黎,仍旧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供职。
王福山(1907 - 1993)是海森伯培养过的唯一一位中国博士研究生。1922 年在上海南
洋中学理科班毕业,考入圣约翰大学。后转入光华大学,期间得到留德数学博士、中国数学
教育前辈朱公仅教授的欣尝。在朱公仅的影响下,王福山於 1929 年春到德国,先在哥根大
学学习理论物理。此间有机会聆听 M. 玻恩(Born)讲授的原子物理、电磁学等课程。在玻
恩的推荐下,1933 年 4 月王福山到了莱比锡,成为海森伯的学生。在此期间,他见证了海
森伯获得诺贝尔奖,娶妻生子等事情。尽管王福山身患肺病,其学业受到影响,但海森伯对
他很照顾。1940  年王福山的博士论文《关于能量很高的质子和中子的轫致介子辐射》发表
在德国著名的《物理杂志》上。获博士学位后,同年王福山回国。他回國后于 1940 - 1946
年在上海光华大学执教,同时在圣约翰大学兼课。1946 年经教育部评审,定为正教授。抗
战胜利后,同济大学由四川迁回上海,1947 年,应聘为同济大学教授,1948 年任同济大学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16
物理系主任。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王福山被调到复旦大学,任刚创建的物
理系主任。
年初上海出版吴大猷专著《多原子分子结构及其振动光谱》。
中国科学社特设“何育杰物理纪念奖”(何育杰 1939 年逝世),这是我國有史以来第一
次為物理学专设的奨金。每年征集物理论文一次,论文最佳者授予此奨,獎金为 100 元國
币,由蔡宾牟、裘宗尧捐助,由蔡宾牟、叶蕴理、查谦三人组成征文委员会。1940 年第一
次获奖者为当时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马振玉, 论文为 《单晶铝铣之制备及其均匀热雷效应之
研究》。
1941
中国物理学会第九次年会,资料不详。
卢鹤绂(1914 - 1997)1929 年入沈阳东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理科班。1931 年“九一八
事变”,日军侵占沈阳,卢鹤绂随父去天津,在河北省工业学院机电预科学习。1932 年考入
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6 年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
深造,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1937 年卢鹤绂制成一台 180 度聚焦型质谱仪,研究热盐
离子源的发射性能。他使用时间积分法,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地测得锂 7 和锂 6 的天然丰
度比为 12:29。他以此成果完成硕士论文“热盐离子的质谱仪研究”,于 1939 年获得科学硕
士学位。在作博士论文时,他提出了扇状磁场对入射带电粒子有聚焦作用的普适原理,并据
此设计了一台新型的 60 度聚焦的高强度质谱仪。 1941  年他以题为“ 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
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 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这一研究成果,因在当时属保密领域而被
扣发。论文的全部提要在 1950 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刊物《核科学文摘》上发表。在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不久,1947 年,他在《美国物理月刊》上发表了“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一文,
简要阐明了估算铀 235 临界质量的方法。这是世界上首次公开发表估算铀 235 原子弹及费
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1941 年卢鹤绂回到正在进行抗
战的祖国。先后被中山大学理学院(1941.11 - 1942)、广西大学理工学院(1943- 1944)、
浙江大学理学院(1945 - 1952)聘为教授。1947 年,卢鹤绂发现了“裂变中不对称”,由此
在《科学》上发表了“重核二分之欠对称”。1948 年,卢鹤绂在《科学世界》发表了“从铀之
分裂谈到原子弹”及“海水传音”两篇总结性的论文。又在《中国物理学报》发表了“容变粘滞
性之唯象理论”,修改推广了经典流体动力学的纳威尔-斯托克斯非线性方程。1948 年下半
年,当王淦昌从美国回来,带回相当数量的电子元件时,卢鹤绂设计了充氩电子收集型裂变
电离室,还设计装置了线性电脉冲放大器。通过这套自制仪器,卢鹤绂及其同事在国内首次
观察到铀核裂变,并测量了铀核半衰期及铀裂块在氧化铀层中的射程。
1942
中国物理学会 1942 年第十次年会分六区进行, 概况如下:
分区 地点 与会会员数 宣读论文数 主席
昆明 西南联大 45 25 吴有训
重庆 重庆大学 81 16 郑衍芬
四川 成都华西大学 55 19 李珩
西北 城固西北大学 19 14 岳劼恆
贵州 湄潭浙江大学 7 18 何增禄
桂林 桂林科学实验館 17 16 丁西林
通过通信协商,选出下届(1942.10-1943.9)学会主要负责人:学会监事为:颜任光、
梅贻琦、严济慈、桂质廷、张绍忠;会长:吴有训;副会长:王守竞;秘书吴大猷;会计萨
本栋;学报委员会干事(即主编):吴大猷、严济慈;物理学名词审査委员会主任委员楊肇
燫;副主任委员沙玉彦、桂质廷;物理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丁西林、副主任委员张绍忠。李
书华、叶企孙、吴有训为当然理事。
复旦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物理系的设立历史大致如下: 1905 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
大部分师生退出原震旦学院, 成立复旦公学, 校址在吴淞提督行辕原址, 马相伯先生任校长。
是为复旦大学的前身。建校初期的《复旦公学章程》规定,学制为三年,理工科属于“正斋
第二部”,其课程中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矿、测量和制图等。反映了对物理教
学的注重。(该年正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一年)。1908 年修订后的《复旦公学章程》,
将三年物理课的内容分年度列出。第一年上学期为力学、热学、声学;下学期为光学、电学、
磁石学。第二年为实验物理。第三年再教力学,但注明“制图详解静力学”,与土木建筑、机
械相结合。1917 年复旦公学扩充为复旦大学,设有数学系和物理系,但教师只是为外系开
设两学期的相关课程,并无物理专业的学生。当时称这些系为“辅系”。1924 年理工科(正
斋二部)学生读到三年级时分系。土木工程系、数理系和化学系呈“三系鼎立”的格局,土木
系还设有四年级。学生“从所愿而学之,择业务约,穷理致用,成功乃多。”1926 年子彬院
蒋百川:中国的近代物理学家及物理学进展(1900-1949) 18
(今 600 号数学楼)落成,数理系和化学系迁入。“开辟数室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及
仪器储藏室。”“仪器之数、益倍于昔。”理工科三、四年级共学生 23 人。一、二年级学生达
60 余人,分学数理、化学、土木三系。1942 年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内迁于重庆,是年
改为国立大学。数理系正式设系,除原有教授叶蕴理外,又聘请了江仁寿、王恒守、周怀衡
(数学)、黄缘芳(数学)等当时的名教授。1944 年至 1945 年数理系的系主任为李仲珩。
1946 年复旦大学迁回上海现址,数理系仍在子彬院。1946 年,数理系的系主任为陈传璋
(1903-1989) 。 1947- 1951 年数理系内分为数学组和物理组。 该年入学的新生修完课程后,
即明确为数学专业毕业生或物理专业毕业生。四年后的 1951 年,留校任教的王樨德、戴乐
山和周福洪等,实为复旦大学物理专业第一届毕业生。1947 - 1948 年,数理系的系主任为
邓静华,1949 年后为陈传璋。物理组一年级普物讲授教师为束世杰、实验指导侯灏;二年
级理论力学讲课为戚作钧(同济大学来兼课)、电磁学朱应铣、实验指导黄瑞璋;三年级光
学叶蕴理;热学、物理学均为江仁寿、无线电学任课为何育辽;四年级近代物理任课教师为
王恒守、理论物理江仁寿、选修课天文测量由董仲林担任。
1942 年 2 月,燕京大学校友在重庆召开临时校董会,决议尽速在成都复校。成都燕大
一方面接纳自北平逃出的学生,一方面又在当地招生。终于在 42 年秋在成都陜西街原华美
女中的校门上挂出燕京大学的招牌复校开学。 在筹备复校之时, 重建物理学系之事由当时在
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任物理教授兼系主任的吴国璋负责筹划。 后来正式出任物理系系主任的是
陈尚义。他还曾兼任燕大的教务长。是时任教的还有吴国璋、杜连耀和曾泽培等。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冦宣布无条件投降。 燕大立即决定在北平原址复校。 仅两个月后北
平燕大便开学复课。成都师生亦于 1946 年暑假期间迁返北平。复校后,物理系系主任由褚
圣麟出任,此期间先后任教的还有陈尚义、高墀恩、杜连耀、曾泽培、孙德兖、廖增祺、刘
本巽、吴林襄、黄水宝、萧振喜、李宝贞、胡南琦、王怀德、李椿、潘永祥等。彭桓武、孟
昭英、何怡贞等亦曾来兼课。
教学部学术审议会本年度科学獎,授予周培源关于湍流理论、吴大猷关于多原子分子
振动光谱与结构为自然科学类一等奨; 王恒守关于浮游选矿剂两种、 周同庆关于磁伸缩式自
动记录回声测声仪为应用科学类二等奖。
钱伟长(1912—2010)是国学大师钱穆的親侄。1931 年以中文和历史两个 100 分进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