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白花镇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9.2+探究浮力的大小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未知
时间:2015-07-08
点击量:次
9.2 探究浮力的大小
学情分析:能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成实验,得出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进而知道改变哪些因素能达到改变浮力大小的目的;得出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重要,内容分两个段标进行探究,即“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和“怎样测算浮力大小”,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学会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1、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实验过程,在合作与探究中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 解阿基米德原理。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水槽、小烧杯、溢水杯、 水、细线、盐等。
3、教学方法:学习上一节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经历探究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让学生经历合作探 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定性和定量的实验过程,使他们能区分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知道它们的作用,以及认识这一规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策略:使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究。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引导他们学习探究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8、教学过程:
教案(教师教学活动) 学案(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说明
上一节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那么浮力究竟有多大呢?师引导提问:我们知道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排 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是一种定性的关系,下面让我们来探究活动浮力大小与这两个量的定量关系,即怎样测算浮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怎样测算浮力的大小? 学生适当讨论,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实验前引导学生讨论下面几个问 题来明确实验步骤:1、浮力大小如何测量?
2、为什么要收集溢出的水?怎样收集的水恰为排开的水?
3、用什么样的容器来接水?如何测排开的水重?
4、怎样安排实验顺序最为合理,为什么?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学生前面学过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容易想出多种方法。然后给出课本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试验。 学生讨论发挥自己的才智。老师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的实验出现问题时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课本89页,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溢水杯、小烧杯、水。 学生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G,小空烧杯的重G杯;2、溢水杯装满水,小空烧杯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下面,再将铁块缓慢地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记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根据F浮 = G - F’求出F浮;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空烧杯和排出水的总重 G杯+排出水,G排 = G杯+排出水- G杯;4、比较F浮和G排,得出其关系。
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究,
实验完毕后,老师让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存在错误,可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
老师总结出结论:浸在液体里 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对于气体同样适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以上练习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m排g=ρ液g v排。要学生领会该原理的运用。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课堂练习:一只轮船在江面行驶,轮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03m3,试求这只轮船所受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学生互相交流,上黑板写出解答过程。 用例题引出阿基米德公式,让学生去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反思:这节探究课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培养学生 的探究能力。我在设计中注意在教法、学法上多下功夫,利用图片、实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参与、合作,用亲手做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从效果上看,同学们反应很好。通过专家和老师的点评,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论的得出,过于急躁,应让学生充分的发挥,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教学原则。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层层深入,逐步推进,让实验结论更加的明朗,而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方面,我的不足之处是缺 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猜想,应该使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总结。
练案
1、1千克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后, 溢出0.5千克水, 则物体所受浮力______牛.
A.0.5 B.4.9 C.5.0 D.49
2、质量为7.8千克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时, 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 (ρ铁=7.8×103千克/米3)
A.9.8 B.980 C.98 D.0.9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处比浸没在液体浅处时受的浮力大
B.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C.冰能浮在水面上,也一定能浮在酒精液面上
D.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都浸没在水中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也一定相同
4、关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 深度的增加而增 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C .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D.容器中液体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
5、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1、B
提示: F浮=G排液
解: 根据F浮=G排水 ∴ F浮=m排水g=0.5×9.8=4.9牛
2、A 提示: F浮=ρ液gV排 ρ=
=9.8牛
3、D
4、C
5、C
提示: 说明:本题重在对浮沉条件的理解,利用受力情况比较判断物体的浮沉,上浮至漂浮是物体静止时的状态.
精析: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物体投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6×10-3m3=6N.由于F浮>G,故物体投入水中后将上浮,最终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有 =5N.
学情分析:能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成实验,得出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进而知道改变哪些因素能达到改变浮力大小的目的;得出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重要,内容分两个段标进行探究,即“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和“怎样测算浮力大小”,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学会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1、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实验过程,在合作与探究中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 解阿基米德原理。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水槽、小烧杯、溢水杯、 水、细线、盐等。
3、教学方法:学习上一节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经历探究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让学生经历合作探 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定性和定量的实验过程,使他们能区分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知道它们的作用,以及认识这一规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策略:使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究。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引导他们学习探究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8、教学过程:
教案(教师教学活动) 学案(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说明
上一节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那么浮力究竟有多大呢?师引导提问:我们知道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排 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是一种定性的关系,下面让我们来探究活动浮力大小与这两个量的定量关系,即怎样测算浮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怎样测算浮力的大小? 学生适当讨论,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实验前引导学生讨论下面几个问 题来明确实验步骤:1、浮力大小如何测量?
2、为什么要收集溢出的水?怎样收集的水恰为排开的水?
3、用什么样的容器来接水?如何测排开的水重?
4、怎样安排实验顺序最为合理,为什么?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学生前面学过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容易想出多种方法。然后给出课本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试验。 学生讨论发挥自己的才智。老师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的实验出现问题时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课本89页,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溢水杯、小烧杯、水。 学生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G,小空烧杯的重G杯;2、溢水杯装满水,小空烧杯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下面,再将铁块缓慢地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记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根据F浮 = G - F’求出F浮;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空烧杯和排出水的总重 G杯+排出水,G排 = G杯+排出水- G杯;4、比较F浮和G排,得出其关系。
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究,
实验完毕后,老师让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存在错误,可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
老师总结出结论:浸在液体里 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对于气体同样适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以上练习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m排g=ρ液g v排。要学生领会该原理的运用。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课堂练习:一只轮船在江面行驶,轮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03m3,试求这只轮船所受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学生互相交流,上黑板写出解答过程。 用例题引出阿基米德公式,让学生去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反思:这节探究课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培养学生 的探究能力。我在设计中注意在教法、学法上多下功夫,利用图片、实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参与、合作,用亲手做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从效果上看,同学们反应很好。通过专家和老师的点评,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论的得出,过于急躁,应让学生充分的发挥,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教学原则。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层层深入,逐步推进,让实验结论更加的明朗,而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方面,我的不足之处是缺 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猜想,应该使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总结。
练案
1、1千克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后, 溢出0.5千克水, 则物体所受浮力______牛.
A.0.5 B.4.9 C.5.0 D.49
2、质量为7.8千克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时, 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 (ρ铁=7.8×103千克/米3)
A.9.8 B.980 C.98 D.0.9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处比浸没在液体浅处时受的浮力大
B.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C.冰能浮在水面上,也一定能浮在酒精液面上
D.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都浸没在水中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也一定相同
4、关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 深度的增加而增 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C .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D.容器中液体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
5、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1、B
提示: F浮=G排液
解: 根据F浮=G排水 ∴ F浮=m排水g=0.5×9.8=4.9牛
2、A 提示: F浮=ρ液gV排 ρ=
=9.8牛
3、D
4、C
5、C
提示: 说明:本题重在对浮沉条件的理解,利用受力情况比较判断物体的浮沉,上浮至漂浮是物体静止时的状态.
精析: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物体投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6×10-3m3=6N.由于F浮>G,故物体投入水中后将上浮,最终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有 =5N.
打赏本站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课件教案]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习题课件(打包12套)新人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从闪电谈起ppt授课课与习题课课件及其相关视频素材打包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热机与社会发展ppt复习与授新课件及其相关视频素材打包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电功与电能ppt课件与动画素材合并打包分享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探究滑动摩擦力》ppt课件、视频材料综合免费分享(共1
- [课件教案]16.1 从永磁体谈起 第2课时 磁场.DOC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电磁铁与自动控制ppt课件汇集免费分享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12.4热机与社会发展》ppt课件及相关视频素材分享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及动画素材分享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探究滑轮的作用ppt课件flash动画,相关视频免费分享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