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物理 > 备课中心 > 正文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10)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瀋默乗唫 时间:2015-07-28 点击量:



第四篇  回顾与展望
第十三章  问题回顾

物理课程标准的研制,引起人们在许多问题上的思考。就大的方面而言,主要涉及如何看待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如何认识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以及如何评估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实等问题。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国际视野
凡是关心基础教育改革的人们,都会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门课程标准,尤其是各门自然科学的课程标准中,发现与欧美发达国家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表述相近的一些话语。对此,基础教育界内外存在着正面或负面的议论。在负面的议论中,既有“要把中国的基础教育引向何处”的质疑,也有“千万不要东施效颦”的警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创新”的命题。那么,中国的教育创新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生长点?
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大国的教育创新不能没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否则无法与世共进,自然也就不能侈谈什么创新。何况,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不能正视外部世界,也就一定不能正视自己!
中国又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文明古国的教育创新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己传统的教育精华,摒弃其糟粕,否则无法与时俱进,当然也无创新可言!
所以,必须在中西撞击和古今流变的结合中观察、思考和解决中国的教育创新问题。一句话,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教育,必须在本土经验与国际经验的交融中,在参与全球教育体系的互动中,通过创新去形成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经济、军事成为世界之最,其原因之一是这个国家的教育在总体上的成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一个国家教育总体上的成功必有其先进的理念、思维方式和方法作为根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事情是不会有的。
所以,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是一件必做的事。
西方教育的优点之一是尊重学生的想法、见解,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怀疑书本,质疑教师;允许学生偏好,不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生。在教学的民主性与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性上,中西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在现阶段,正视个人的发展与价值,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价值,是教育的真正进步。
西方教育的另一长处是重问题、重思考、重认识、重观念和见解的形成。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引领学生痴迷于题海之中,很少思考科学究竟是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基础教育的口号是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个口号虽然有些片面,但不能说错。但是,当着这个口号在事实上演变为“基础教育打基础,高等教育做学问”时,它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为这实际上是说基础教育阶段是“学”,只有能够读到大学的人,在升入大学之后才可以研究问题。但事实表明,基础教育阶段一点“做研究”的教育都没有,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也就不善于“做学问了”,而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更难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新的东西了。中国学生走到国外之后,普遍善于考试而拙于研究即是一种教训。教育思想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而文明的本性是一种“鼓励创造”的秩序。文明衰落的一个原因是保守,而保守的特征是“留下了秩序,却丢掉了创造”。缺少变化,失去与世界文明的交融,还谈何发展?“与国际接轨”意味着处处用世界眼光、世界标准自我定位,志在与世界“名优”平起平坐,绝不以“东施化”作茧自缚。
当然,不是外国的教育一切都好。中西教育互有优势和劣势。所以,在学习国外的教育理念与经验时,不可“南桔北枳”,更不可成为“比先知还狂热”的信徒。“矫枉过正”从来就不是一个导致成功的口号。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华民族的教育思想
前已述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教育创新,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在认真地研究过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及其历史演进之后,人们甚至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许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思想的回归与光大。
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活着的过去,即仍然具有生命力的过去。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对传统的继承都在于对它能够做出合理的现代解释,盲目的推崇和批判都没有意义。不久之前,国学泰斗张岱年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说: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批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对孔子思想进行综合创新的时代了。可见,对传统思想的研究也存在创新的问题。例如,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是被蒙蔽的意思。殆,是危险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只学习不研究,就弄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弄不清问题的实质,就会受蒙蔽。因此,学习必须要思,思就是研究。但是,研究并不是学习的结束,只研究旧的问题而不继续学习,不扩展视野,那也是很危险的。所以,学习必须是研究性的。这不也是一种关于教学方式的真知灼见吗?
韩愈的《师说》中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这句话在教育界中可说是人所共知。如果想以这句话的批判开道,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似乎也不够谨慎。从积极的方面说,这句话不也提出了三维性的教学目标吗?谁能说这“道”中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谁能说这“业”中没有过程和方法的要素;谁能说这“惑”中不包括知识和技能的疑难?我们过去对这三个字的理解会不会太狭窄了呢!
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实践的背离是一个痛苦的事实。正如古希腊以理性和逻辑为母体的科学思想,也曾在长达1000多年的中世纪被压抑一样,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思想的被压抑也一定是有原因的。对我们来说,分析这种原因可能暂时还是一个力所不及的任务。但是在新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恢复和发扬这种思想之精髓,却是我们可以为之努力的事业。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现状的思考

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的理念和思想产生的基础。今天的课程改革,必须冷静而理性地分析和研究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教育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优秀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任何国家都是如此,但对中国尤为严峻。因为我们如果不能通过优秀的教育形成人才资源的优势,就必将背负世界上最为沉重的人口负担。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能够算得上优秀的教育吗?
必须承认,在结束了那个革文化之命、革教育之命的梦魇般的年代之后,我国恢复了正常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秩序,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使我国教育事业焕发出了空前的活力。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出了大量毕业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创新人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弊端使得我们的教育很难称得上是优秀的教育。应试教育虽然能使我们的大多数学生成为合格的“程序员”,但却极少能使他们成为一流的人才,乃至成长为具有原始创新成果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应试教育埋没甚至摧残了人才也不为过。
有人对所谓“高分低能”的批评很不以为然,他们质问到:“难道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比那些落榜生更低能吗?”形式逻辑的常识告诉我们,从“高分低能”这个命题并不能得出“低分就高能”的结论。我们只是说,应试教育下的“高分”与他们应有的能力是不匹配的,甚至有的相去甚远,而这种状况绝不是个别的。
我们的媒体常为我国中学生参加多个学科的国际奥赛所获金牌之多而喝彩。单纯地看这件事,它当然不是坏事。但如果因此就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上乘,则就是大谬不然了。要知道,我们参赛的中学生是经过了怎样的集中培训呀!更为令人不安的是,社会上的“奥赛班”和“奥校”应运而生,且生生不息。于是,普通学生接受“应试教育”,特殊学生接受“应赛教育”……难道中国的教育就以此为“特色”吗?
除此之外,应试教育还在生产“差师”,“差师”又在捍卫应试教育。“差师”一旦成为骨干,应试教育就将愈益泛滥。
有人会说,现在的教学对习题的要求很高,促使学生解题能力很强,这难道不是优点吗?是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优点。但是,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从青少年的全面成长,乃至使他们成为优秀人才的角度去看,我们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缺点性的优点!应该承认,任何改革,包括现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会以传统意义上的某种质量的“降低”为代价。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在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同时,还提出了摒弃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主张。由此,我们今天六、七十岁以下的人,要想写一篇文言文或者作一首古诗词之类的东西,真是不像样子了。会写文言文,会做古诗,会填古词,当然是一种优点。但是我们因此而在中小学语文课上去大讲“诗词格律”,大教青少年怎样做古诗、写古文,岂不就是缺点性的优点了吗!
我们对基础教育现状的思考,对于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研究都应该具体化。越是概念化,越是抽象化,就越容易流于形式,失之空泛。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实际上,只要落实三维的课程目标,改变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伴之以评价观念和评价方式的改变,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就会呈现新的局面。






第十四章  前景展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景无疑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现实不会比理想更美丽,但没有理想的现实将会如何?没有什么改革不会面对挑战,战胜挑战就获得了希望。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落实。因此,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具有实质上的重要性。
课程改革要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的旗帜怎么打?什么样的课程建设可以实现素质教育?
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有利于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利于培育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适应时代特征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的整体改革方案。这也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想。
在原有模式下,单纯的“删繁就简”是一种改革,它或许能够使教与学变得“轻松”些,这是沿着阻力最小的道路所进行的改革。
我们现在的课程改革是一种提升和优化教与学的改革,但却不会是轻松的改革。这种改革可以使学生更爱学习物理,从而以自觉的勤奋代替被迫的负担。这种改革可以使一些教师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也会使一些教师感到非常现实的压力,从而想方设法提高自己。三维课程目标的确立可以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与世共进、与时俱进的典范,从根本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理想的实现。理念和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有密切关系的。为实现一种理念,为达到一定目标,一定会选择有利于体现这种理念、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中的中心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坚持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原则。
所谓时代性,首先是所选内容要能够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能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当代科学思想。与此同时,要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时代性也对课程内容现代化提出了要求,从而使受教育者实现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化。早已有人批评说:现代科学中的概念、理论同基础教育中所教的概念、理论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和冲突,就如同天文学中已经确立了“日心说”,而学校里还在教“地心说”一样。这样的状况怎么还能继续下去呢!
所谓基础性,是与追求普遍性相联系的。我们首先追求为发展方向并不相同的所有学生奠定必要的共同基础,因此严格筛选物理学中核心的、有生命力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对学生的科学思维、人生态度、科学情感和价值观有教育意义的基本内容进入课程。
就所学物理内容而言,与现行教学大纲相比,有增有删。例如,在力学中,大量删减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繁琐内容,因为它们大多只是为解算那些并非实际的习题而起作用的,它们既非核心知识,也没有多少生命力。实际的力学问题常常是从动量和能量的角度解决的。在热学中,现行课程只重视热力学第一定律,它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转化与守恒,即能量转化和守恒。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有的学生学习之后反而会产生疑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在新课程中,增加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揭示了任何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事实及其本质,例如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等等,就是说,并不是所有能量都是可以利用的。学生们的疑问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从个人来看,人的特长与发展潜能具有多样性。从社会来看,社会对人的要求和需要也具有多样性。因此,课程内容必须为满足这些多样性的需要而具有选择性。选择性就是个性发展,而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是不可想像的。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求把孩子都变成全能的通才,而是必须坚持“让所有人达到共同基础,让不同人各有所得,让优秀者脱颖而出”的观念与做法,将“有教无类”的精神和“因材施教”的方法结合起来。
素质教育不应该理解为是针对一个学生的“全面”教育,非得要求他在所有方面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不可。如果真要这样,那只能给孩子戴上新的“枷锁”。素质教育应该理解为是针对所有学生的个别教育,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护他的心灵,实施符合他个人健康成长的教育。
这一次课程改革第一次把“多样化与选择性”付诸实施,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这等于宣告,不仅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千千万万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就目前而言,以“应试”或“应赛”为特征的教育,名声虽然不好,但“吃起来却香甜可口”,上瘾的人还欲罢不能。新的课程改革还仅仅是一只青苹果,先吃的人未免会有酸涩的感觉。但是,总有一天它将绽出红红的笑脸。现实中的一切总是没有理想那么美丽,但如果连理想都没有,或者只是把玩理想,而不去硬着头皮去实践,那现实将是什么样子呢?

第二节  挑战与希望

教育创新的实现,教育真正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实行具有实质意义的课程改革,那是不可想像的。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新世纪,中国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能不认识到,继续推行“应试教育”,或者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却依然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暗渡陈仓”,再也不能成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了。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中心环节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应该看到,教育这一事业在教师那里已经生命化了,并和他们的人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对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它们有一种既可以触摸又可以谛听的心灵的关注。不仅如此,由于它们具有教育实践的积淀,也就有了品评课程改革的能力。一句话,他们有理由以内行人的身份和眼光说三道四。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以往的教育实践在给自己提供了评论的资格与见解的同时,也同时固化了一些成见,一些习惯性和守旧的观念。对自己教育实践的感情依恋阻碍了他们对于新观念的开放性,尤其是对一些新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某种反弹。有人说,习惯是一只魔杖,它总是要驱赶一切新的东西。所以,一些人在理智上面向未来,但在感情上却依恋过去。比如,常常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仅仅理解为如何应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某些新的问题,并把“尽量为学生准备将来可能有用的知识”看做最重要的事情,而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则觉得“虚无飘渺”、“没着没落”。
汤川秀树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日本人向来以模仿见长,而缺乏创造力。在这样的国度里,为什么也能产生一位以非凡的创造力闻名天下的人物呢?
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启了一代人,从东西方思想与文化的比较中,探寻近代东方人在原始创新上落后于西方的深层原因。汤川秀树就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来思考这一问题的人。
创造力从何而来?汤川秀树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直接把握整体并洞察到正确东西的认识能力,它需要一种总希望在知识的前沿或未知领域寻找他人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的追求,因而要求教育的效果应该是对旧有积淀的熟知和对未来趋向的敏感。在这种教育中,“知识激励人去思考,去理解,甚至去发明”,而不是只需“记住”和“套用”。
觉得培育创新精神和能力有些“虚无飘渺”,除了观念上的原因之外,就是教师的科学水平和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师难以从三个维度的整体上把握物理学,不能认识自然科学中蕴含着的人文价值,不善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这样就难以做出有教育的创新和促使学生的良好成长。所以,教师的自身提高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也是对广大教师的一种挑战。
包括教育在内的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曾经在世界的西方和东方遥遥相望,熠熠生辉。欧洲文艺复兴虽然不以希腊为中心,却雄辩地证明了像希腊文明这样的古代薪火一旦赋予新的活力,将会产生何等壮美的结果!如果包括教育在内的中华文明能够在世界的东方复兴和光大,其结果不是会更加壮美吗?
回顾曲折的过去,展望瑰丽的未来,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唱一位学者的诗句:
“我是昆仑的云,
  我是黄河的浪,
  我是涅磐的凤凰再飞翔。
  ……
  我是屈原的梦,
我是李白的唱,
我是涅磐的凤凰再飞翔。”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