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物理 > 备课中心 > 正文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学设计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陈述 时间:2019-03-10 点击量:

《电动势》教学设计



吉林省实验中学陈述

2018年10月25日




、课标与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电动势这部分内容作了如下要求,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知道电源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明确电动势的具体意义,理解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知道电源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还要求学生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本节课内容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物理第六章第一节内容,电动势是本章的一个难点。教材中明确提出了“非静电力”的概念,让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理解非静电力,知道非静电力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并能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去理解电动势的概念,同时给出电动势的定义式和电源内阻的概念,为学习欧姆定律做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过电源的相关内容,但没有深入研究过电源的作用。在前一章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电场有一定的了解,对电场内功与能的转化关系有一定的掌握,但是电动势的概念及其本质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

高中物理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多物理问题的分析需要透过表面现象分析本质,许多物理过程的变化包含多个变量,需要学生进行抽象、假设以及逻辑推理等,然后才能正确的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本节课内容就对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在本节课授课前,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的不是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学生,不断互动反馈,掌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认知特点,做到有针对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掌握电动势的概念和定义式,理解非静电力以及电源中非静电力的作用。

2. 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从能量转化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掌握从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3.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正确恰当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4.了解生活生产中电池,通过了解电池的发展历程,感受现代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通过电池回收的作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动势的概念及定义式。

教学难点:对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

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DIS系统

七、教学内容与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教授

活动

学生学习

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情景导入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布置作业






演示实验一











演示实验二


































解剖自制电源,分析内部结构寻找正负极









引出非静电力










寻找非静电力位置















研究非静电力的性质









引出电动势的概念











实验探究:测量闭合回路的电势变化特点。







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电源内阻的概念






电动势的第二种表达形式:E=W/q









电动势的第三种表达形式: E=U+U




























1.课后活动:水果电池。


2. 调查国内外电池回收领域发展情况。


3.调查新型电池,如:超级电容电池研发的最新进展。



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力把从电源正极经过小灯泡到达负极的正电荷在电源的内部再次由电源的负极搬运回电源的正极?

请同学们分析并预判,如果我们逐一闭合电键,我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如果用这四节干电池替换恒压电源为小灯泡供电,进行与之前相同的操作,我们会不会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呢?找一名同学操作,并由该同学描述现象。这说明随着并联小灯泡数量的增加,干电池提供的给小灯泡的电压在变化!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稳压电源上串联一个阻值为3欧姆的电阻,然后用这个整体为小灯泡供电,重复之前的操作,观察这次的实验效果,与四节干电池供电的效果几乎相同请大家认真观察这次的实验效果与四节干电池供电的效果几乎相同,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的猜想,干电池内部很可能有什么?








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干电池,并引导学生与自制铅蓄电池作比较,找出正负极。





未接入电路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势差是保持稳定的,内部是不存在电流的,这说明什么?






播放PPT,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我们能探测出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内部电势分布的特点,我们就能精准定位这个非静电力作用在哪些位置。



用电压传感器测量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内部电势分布的特点。






播放视频,说明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






不用电源的内部非静电力的性质不同,作用的强度不同,保持正负两极稳定电压的本领不同,为了表示电源的这种特性,电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符号用E表示。







利用电压传感器测量电压,记录数据,请同学来分析这些数据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分析的数据中得到电源内阻的概念。我们把电流通过电源内部时在内阻上电势的降落叫做内电压。




两次电势的提升在哪里提升?为什么?一共提升了多少?数值上等于什么?如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定义电动势?





增加并联小灯泡的个数(一次增加到4个)利用电压传感器测量电压,记录数据。









让学生操作小球提升装置,对比能量转化的过程。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小灯泡逐一点亮,亮度几乎相同。



学生回答:随着电键的闭合,小灯泡越来越暗。







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思考。








学生回答:电阻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确定铅蓄电池的正负极。







学生回答: 在电源内部一定提供了一个与静电力相抗衡的力,正是这个力起到了分离正负电荷,保持电源两级电势差的作用。














老师操作电压传感器测量电源内部电势分布,学生观察思考,观看PPT,分析电源内部电势分布特点。




观看视频

进行思考









学生认真听讲

做笔记。











学生分析:在电源接入电路后,整个闭合电路一共有两次电势的降落,两次电势的提升。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概念:电源内部存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之为电源的内阻。





学生回答:数值上等于移动单位电荷非静电力做的功,表示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发现E=U+U内的定量关系









学生轮流操作,体会。























学生明确作业

课后调查研究







通过两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际现象,积极进行思考,吸引学生兴趣。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使学生加强对类比比较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观看ppt展示问题内容,避免花费大量时间去写板书,此处投影片留得时间稍长些,让学生做笔记,并且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











.









通过播放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非静电力的性质。


















训练学生的物理表达和思维的严密性、严谨性。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更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知识的掌握。







加强学生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对比,加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加强知识的巩固,同时通过调查或查阅资料来了解新型电池和电池回收情况,体现物理、生活、科技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八、板书设计

第六章 电路 第一节 电动势


一、非静电力

二、电动势

       (1)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正负两极间的电压

       符号用E表示,单位:V

(2) 定义:

3)定义式:E=W/q

4)物理意义:

(3)数值上等于 E=U+U

三、电源内阻:电源内部的电阻



九、教学反思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