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总结反思 > 正文

柯政:高考改革需要更加重视科学学科(转)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柯政 时间:2018-05-06 点击量:



柯政: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部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三期新高考改革研究专刊)

2014年开始在浙江、上海试点的新高考改革,有很多突破和亮点。总体来看,试点工作进展比较平稳;但存在着对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地位重视不够、高中生科学素养受到影响等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面临着巨大发展任务的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的时代,高考改革的制度设计没有充分地重视科学学科,这不仅是细节问题、技术问题,而且是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对此如果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可能会犯颠覆性错误。

一、科学学科的地位在改革之前是如何被精致地维护着的

在2014年开始试点的新一轮高考改革之前,大部分省市采取的都是3+文/理科综合的方式。这种高考模式,或者之前更经典的3+2模式,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的相对地位非常高。这其中的作用机制和原理,有些是很简单很直白,而有些则相当精妙和隐蔽。

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是,之前的高考方案通过文理分科制度保证了绝大部分学生都要选考物理、化学等科学科目。从表面上看,每个学生可以有同样的机会去读文科,国家也从来不限定谁必须要读理科。但国家事实上又通过将大学的录取专业分文科、理科,以及对文理科招生名额的调配,来精致地引导、调节和控制理科生比例。从实际报考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各地报考理科的学生大约都在三分之二左右,甚至更高。因为对所有理科的学生而言,物理、化学等科学科目是必考科目,这就在制度上保证了这些科学科目对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来说都是必考必学科目。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之前的高考方案,通过精心设计高考成绩的标准差,使得广大学生和教师认为物理、化学等科目比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更重要,从而会投入更大的时间去学习。这是一个相当精致的控制机制,很多业内人士也不一定弄明白。我们这里略作拓展说明。

以经典的3+2高考方案为例,从表面上看,语数外三科和属于理科的物理化学两科以及属于文科的历史政治两科,它们总分都是150分,重要性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所有经历过高考的考生和教师都知道,虽然同样都是150分,但这些科目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这几科的时间占有量和学习强度明显要比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大。也就是说,虽然同为150分,但从时间分配的角度来看,物理、化学等科目事实上要比政治、历史等科目更重要。这里的关键原因就是标准差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直到今天,我们的录取是以总分高低为标准的,而这里的总分是直接用各科的原始分进行加总的,是没有考虑各科的难度和区分度的。也就是说,在计算总分的时候,语文的1分跟数学的1分是等值的。这样一来,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就取决于一个指标,那就是这门学科是否容易拉分或者说制造差异。如果某门学科拉分容易,那它就重要,因为选择这门学科要么容易被别人拉分,要么容易拉别人的分。而如果一门学科不容易拉分,那这门学科就相对不重要,因为无论你投入多大的时间去学习这门科目,你得到的回报或遭受的损失都是相对较小的。而标准差刻画的是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高,表示这组数据越离散,也就是说内部差异越大,内部差异越大也就意味着拉分越容易。简而言之,在现有按照原始分计分以及进行总分合成的机制下,标准差大的学科就是相对重要的学科,标准差小的学科就相对不重要。

那什么样的学科标准差大呢?笔者没有在公开渠道找到全国性或者全省性的相关高考指标数据,也无法拿到高考的原始数据。但笔者曾有机会对个别地级市的全部中考数据进行过分析。以其中一个市为例,该市有近1万名中考学生,他们的中考成绩数据库有所有学生语文(总分130分)、数学(总分130分)、英语(总分130分)、物理化学(总分120分)、历史政治(总分120分)、生物地理(总分120分)的成绩。我们对这6门科目(物理化学合起来作为一门科目,历史政治和生物地理也是如此)的标准差进行计算,发现它们的标准差是这样的:语文(9.44分);数学(22.42分);英语(22.85分);理化(20.15);政史(12.49);生物地理(16.15分)。

笔者把这个分析结果与其他几个市的结果做了一些比较分析,排除一些不可比较的因素(比如这些地区都没有把化学、生物等科目纳入中考),发现总体情况是类似的。比如数学、英语科目的标准差基本上是语文的2倍多,物理或者化学的标准差也是语文的2倍左右,政治或历史的标准差则明显小于物理、化学等。笔者也据此咨询了某省市考试部门的有关专业人员,得到了“高考的情况也与此差不多”的结论。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物理、化学的标准差明显要比文科科目(外语除外)高,这种制度性安排就决定了如果考生不在这些科目上花更多的时间精力,那么他就很容易被别人拉开分数,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语文虽然总分是150分,但大家都感觉语文学科不是很重要的关键原因。部分改革者想提高语文学科的地位,他们开出的处方是要增加语文学科的分值,这其实是弄错了方向。语文学科之所以在实践中不受考生重视,关键的原因是标准分太小,拉分(无论是拉别人的分,还是被别人拉分)太难,导致学生觉得投入大量时间学习语文不合算。所以,真要提高语文学科的地位,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它的标准分。

无论当初的制度设计者是否有意这么设计,但从客观效果来看,这确实是一套非常精致的控制机制。一方面,它没有明确说物理、化学等科学科目就比政治、历史等科目更重要,学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因为, 这会引来大量无端的争议和政治风险。但另外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科目成绩标准差的问题,至少在客观结果上,突出强化了科学学科的地位,成功地动员了亿万学生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科学知识。这与当时的中国(现在也是如此)大力推进对外开放、追赶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国家优先战略是相符合的。反过来说,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能有今日的成就,我认为,离不开如此精致的高考制度设计。

二、新高考之后科学学科地位下降的事实

相比之前的高考改革方案,在2014年开始试点的新高考方案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学科的地位相对是下降的。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事实。

首先,这些科学学科的考试性质发生了变化。改革之前,虽然形式不尽一致,但物理、化学等科目在性质上都是与语数外这三科一样的,都是属于统一高考科目。而改革之后,物理、化学等科目不再作为统一高考科目,而是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更重要的是,其分值也遭遇断崖式下降。以上海方案为例,虽然这些科学科目总分是70分,但因为其真正起步分数就有40分,所以其实质变化分数就只有30分。甚至更简单地说,物理、化学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真正有区分意义的分值其实只有10个(从最差的D到最好的A+)。从高校招生的角度来看,一门物理科所携带的信号可能还比不过数学英语卷中一道题目来得重要。

其次,选考科学学科的考生少了。改革之前,由于实施文理分科制度,基本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要选考物理、化学等科学科目的。而改革后,科学选考比例大幅下降。以上海市为例,代表最高水平的市示范高中,往年报考物理的比例一般都在45%左右,而2017年只有23%。浙江的情况则更明显。物理选考人数大幅减少导致大量物理老师无课可教的情况时有发生。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媒体已经反映得比较多了。浙江省和上海市目前都在做新高考方案的完善,其主要的动因就是因为物理科报考人数大幅下降。浙江的完善方案已经公布了,相关讨论也比较充分了,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第三,学生的科学学习投入时间大幅下降。真实的学习时间,即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愿意花多少时间学习某门课程,是学生、教师心目中对这门学科重要性的真实反映。从这个指标来看,新高考之后,科学学科的重要性也是在大幅下降的。

虽然在改革初期,很多学校反映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难度和课时量在准备物理等科学科目,并没有立刻就大幅降低教学难度和减少教学时间。但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不知道真正到了考试时候题目会怎么出,担心这么做会导致不利。但很快,考试部门就公布了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或选考)的难度系数,从以往高考科目的0.65降低为0.75。特别是当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大家普遍发现试卷的确比想象的简单得多,于是科学学科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强度就迅速下降。据上海市某一中心城区的调查数据,改革后全区学生每周课后学习物理的平均时间,高一年级从92分钟减为50分钟;高二年级从103分钟减为50分钟;高三年级从242分钟减为73分钟。

这是面上普遍的情况。我们再来看两个极端群体——学科拔尖学生和学科困难学生的科学学习时间需求。对那些学科拔尖学生来说,改革后最大的影响就是,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的分值和难度下降了,没有了发挥的空间。按他们的说法就是“随便学,至少也能考60多分;再怎么学,最多也就是70分”。也就是说,分值的减少和难度的降低,使得那些尖子生觉得“没必要”把物理学得很深。2017年高考结束后,我们接受上海市的委托,对三年上海高考改革试点进行第三方评估调查。为此,我们抽样调查了1889位高三任课教师,其中有433位教师是这届学生的科学学科的任教老师。在这433位老师中,有298位认为“改革后,学科特长生再难以脱颖而出”,占比68.8%。而不赞同这个观点的是57位,占比13.2%。

而对那些科学学习困难学生来说,他们一旦不选择科学学科作为等级考科目,那根据现有的计分规则,如果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他们高中三年甚至都可以不学物理、化学等科目。这是因为,虽然从制度上来说,他们依然需要通过合格考,但由于全市范围合格考不通过的比例明确为2%左右,因此在事实上,对很多学生(特别是那些在初中的时候基础较好、升入市区重点学校就读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没有可能会掉到最后的2%群体中去的。

第四,存在着加速恶化之趋势。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学校都存在物理学考人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很多都是大幅度下降。具体情况根据高中层次水平不一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情况是在一开始就出现大幅下降,后来愈演愈烈。这主要出现在那些升学率相对较低的普通高中。

第二种情况是一开始物理学科避考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但第一次考试结果出来之后,这一现象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情况在那些属于重点中学但又不是顶尖的高中学校表现得非常突出。这些学校普遍反映,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学生依然选考了物理、化学等科学科目。但考试结果出来后,他们发现在这些学科中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要比其他学科难得多。于是,家长、学生和教师普遍开始有了“选考物理不合算”的想法,并开始大规模地放弃物理科。以上海一所区级示范中学为例,该校2014级学生(即2017年参加高考)有129人报考了物理,2015级就变成了90多人,2016级有这个意向的才40多人。甚至在一些地方,当地教研员、校长在分析成绩下滑的时候就明确指出,选考物理科目人数多是导致区域或学校成绩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并要求大家把情况分析给各位学生和家长,暗示他们若非最优秀就不要报考物理。避考科学科目已经成为集体的、官方的行动!也因此,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浙江招生组组长李祎在2016年12月的一个研讨会上说:“从我们长期观察的学生和这一次选考科目的情形来看,我担心以后物理选考人数会雪崩一样的崩塌。如果连物理上顶尖的学生也会陷入一个70分80分的境地,肯定对物理生态是一个巨大的破坏。”(搜狐教育,2016)

第三种情况是开始的时候很淡定,但现在也开始恐慌。这主要表现在当地顶级高中身上。在开始的一两年,各地的一流重点中学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说自己学校基本不存在大批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但随着物理等学科的“分母”越来越小,这些原本铁定属于“分子”的学生也开始担心自己会沦落为“分母”了,于是,避考物理的学生开始明显增多。根据上海市的一个调查数据,2014级学生在高一时有47.7%的人会选考物理,而2015级学生在高一时有选考物理意愿的比例只有38.9%,同期相比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在2017年下半年,上海一所顶尖级的重点高中校长透露,该校2017级高一学生报考物理的意愿开始下降到20%左右。

三、我国还没有“奢侈”到可以不重视科学学科

通过诸多事实性数据,我们揭示了在新高考之后确实存在科学学科地位相对下降这个现象。但现象并不等于就是“问题”(事实上大部分现象就不是问题)。从政策理论上说,当我们在说什么现象是一个“问题”的时候,这背后其实是有着一系列的假设的。政策问题不是一种自明(self-defined)的事实(fact)或者说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由人构建出来的特定社会现象,这背后就肯定涉及理论假设(或者偏见)(Fischer, 2003, p.69;Dunn, 2004, pp.71-73)。

事实上,对于新高考之后科学学科地位下降的事实本身,很少人会提出质疑。但对于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或事实,就可能存在着很不相同的意见。包括浙江省和上海市部分教育行政领导在内,不少人就认为这并一定是个坏现象,他们认为这反而说明之前那种过于重视理科的模式开始打破,文理科开始均衡起来,而这些恰恰是这次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多元录取所希望达到的政策效果。比如,对于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物理科报考人数下降的问题,有不少人就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物理科并不是一定就比其他学科重要,也不需要那么多人都去学物理(彭德倩,2017)。

但在笔者看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任务还非常繁重的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的时代,出现高考改革导致科学学科地位下降和高中生科学素养下滑的现象,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大问题。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