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初中物理 > 试题试卷 > 正文

分层走班制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3)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黄全安 时间:2017-04-08 点击量:

学生层面上,总有学生会“吃不饱”,他们觉得老师给的练习太容易,缺乏挑战性;同时也总有学生“吃不了”,越是学不会,就越没兴趣……有些学校便将“层”分为A拓展层、B提高层、C基础层,但是这样的分层是否做到了既给学生分层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尤其是对C层同学,这一点还有待思考。有调查表明,在218名C层学生中,有30.28%的同学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努力,分在哪个层无所谓。但是仍有45.88%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是有歧视看法的,他们认为C层就是被抛弃的。基于此,学生极易产生抵触心理、不公平心理和标签效应,进而严重打击学生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另外,在分层选层问题上,家长因素也必须考虑。如果改革可以取得家长的支持,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分层选层对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情绪调整,如何把伤害降到最低并取得家长支持与认可,仍是当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教师层面上,鉴于我国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师资分配本身就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进行分层走班制,要求有更多的专业型教师。但是,各个学校的师资基本上是稳定的,这就对学校实施分层走班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选层时,很多学校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分配在C层的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如此便会使这些教师产生自己“不被重视,技不如人”的心理。再加上学生和家长对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不信任,就进一步加剧了年轻教师的不自信,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所以,从教师的教学能力、男女比例上对老中青教师的合理分层搭配,也成为分层走班制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一环。

管理难度加大,面临新挑战

高考改革将选择权更多地交还给学生和学校。高考除必考的数学、语文、外语外,其余3门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里选,应该有2O种组合方法,学生可根据报考学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自由组合考试科目。但是,每个学科又都有选修组合,如此一来将会产生许多种的组合方式。所以,运用和管理好学校现有软硬件资源就十分重要。由于各学校的教室和师资力量有限,走班可能会造成教室不够、师资不足的现象,这样极易使部分资源闲置或紧缺,导致一些资源的浪费。故在实施分层走班制时,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也成为重要的方面。

实施分层走班制,使行政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教学班和兴趣班。这样一来,学校教学过程的管理难度陡然加大。学生“来去匆匆”俨然成为学校课间走班时的亮丽风景,可能会出现走班不及时造成过程混乱,学生没能按时到教室、忘带东西的现象;教师收发作业、课间找学生会存在困难;会给一些自我约束力差、调皮捣蛋的学生以可乘之机,出现学习懒散、逃课等现象;会淡化学生的班级观念,对学生班级认同感、荣誉感的培养造成影响……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都表明分层走班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学校各方面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问题就亟待解决。

评价难以真正做到科学、公正、有效

评价问题历来争执不休,即使是实施分层走班制后,这一问题仍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与探讨。实施分层走班制,对开展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提出了更严的要求。

首先,学生评价困难重重。由于实行分层走班,学生一直在“走”,教师难以实时把握学生的现时现况;行政班的取消也对学生评价产生影响,虽然仍设有学生走班上课后的自习室,但是班主任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进而无法对学生作出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走班制打破了原先“同桌的你”这一排座方式,致使同桌评价无法进行。另外,若采用书面评价的方式,也存在着如何把握试题难度及其后的结果评价等问题。是采取同层内评价、不同层评价还是二者兼具,是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抑或借鉴国外引进学分制,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其次,教师评价也面临着棘手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按照以前的只看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优劣来评价的话,相对于以前无疑是止步不前,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长期发展。由于高考升学压力的存在,极易使教师将A、B、C层扭曲为“快慢班”。如果一个教师同时给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授课,而各层学生的基础不同,易使教师产生“倾向”心理,出现不公平现象。这个时候,如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使教师公平对待各层次学生就十分值得探讨。

 
解决分层走班制问题的对策

合理分层并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

日本的小原国芳说过:“所有学科,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要求他们步调一致地在两三年内学完,我认为这是一种荒唐透顶的教育方法……我们要让飞机按照飞机的速度飞,让燕子按照燕子的速度飞,让蚯蚓按照蚯蚓的速度爬。让飞机每小时飞行一公里,让蚯蚓每小时爬二百公里,这是极其荒谬的。张三有张三的速度,李四有李四的速度。”关于分层问题,首先要尊重关系各方,也就是学科、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其次,在分层过程中,要明白层不是分得越多越细就越好,要充分照顾各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此,有学者提出,分层应当遵循“细化尖端学生分层,弱化中等及其以下学生分层”的原则。北京四中在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具体是以五个行政班为一个走班单元,分成一个A1班,一个A2班,三个平行B班,这样整体上存在三个层次,各层之间梯度小,利于刺激学生挑战自己的决心。再次,要认识到分层不固定,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具体实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在人数比较多时,可以在保证分层有效性的前提下增加行政班;也可在学期末通过教学效果考量,对所设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增删等。最后,要适时对各层级进行合理性评估,随时关注各层的动态变化,切实做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

动态走班,强调“动态”二字,也就是要灵活管理走班。在这一点上要注意,学生流动到哪一层次并非固定,可以在学期中、学期末进行定期的调动,且调整间隔时间不宜太短。另外,对于调整人数而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调动过程中,更要及时关注调层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调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争取做到动态调整、合理分层,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轻松学习。

实行动态走班,教师交叉分层任教

实施分层走班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分层走班制的实施初衷和具体实施方案,解决自身疑问,进而全身心投入改革。另一方面,为了维护教育的基本伦理,如公平、正义等,教师还要学会自主调整心态,每位教师都可能到知识基础略显薄弱的班级任教,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进步,而并不是所谓的“好老师教好学生”。分层走班一定要坚持教师全员育人、分层负责。

首先,在师资分配上,为避免“好老师教好学生”,教师应当进行交叉分层任教。具体就是每一任课教师既要担任A层的教学任务,又要担任B层的教学任务。这样,就要求教师做到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学,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次,在教师搭班时,要注意老中青教师搭配,这样年轻教师可以跟着老教师学习更多的教学经验,更好更有效地解决教学难题。同时,老教师也可以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和相处,接受其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潮的教学方式,从而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丰富自身。再次,要注意男女教师合理搭配,因为男女教师各有其自身独特的性别魅力与特点,考虑到男女教师对学生不同的人格影响,在搭班时要进行混合安排。此外,还要注意师资调配时教师的心理状态,一定要让教师满意并认可当前的安排,避免教师产生不平等的心理以影响教学情绪。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它直接关乎活动的效率。关于学校管理,我国古代张骞曾说过:“军队无放任,学校无放任,此今日世界各共和国之道例。军队放任,则将不能以令,学校放任,则师不能以教;将不能令则败,师不能教则学校败,其为国忠,莫此之尤。”分层走班制的实施,给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加大了难度,却为教师、学生进行更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关于学生管理,学校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加强学生自治。例如,任课教师可以指定或由学生自荐成为本层次该学科的课代表,帮助教师完成考勤记录、作业收发等工作。并且要实行轮换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这样,既锻炼学生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又减轻任课教师的管理压力,使其专注于教学以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关于教师管理,安排班主任时应该两个班级一组,在考虑老中青教师搭配的基础上,任命某科任课教师为该教学班的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班主任要公平对待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并主动与副班主任沟通合作,二者协同管理。为了实现管理经验及学情的共享,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要经常交流班级情况、学生情况,从而更好地承担起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另外,学校应该孕育属于自身的特色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有效管理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师生的身心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校应该孕育积极向上的与当地风俗传统相关的特色校园文化,为全校师生创建一个更加和谐有意义的校园环境。

坚持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评价时,因学生基础不同,各层次要自己组织考试检测;因命题难度不同,评价标准也要不同。总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