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课稿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邝俊
时间:2016-11-26
点击量: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执笔人:邝俊 审核:_________
学习目标:
①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重点难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具盒、蜡烛、火柴、多媒体课件
前置学习:
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2、凸透镜焦距的测定方法 。
3、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合作探究:
一、提出问题与猜想:
同学们知道了照相机可以拍摄景物,投影仪和放大镜也能成像特点,比较它们所成的像,聪明的你想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呢?
你提出的问题是: 。
你的猜想是: 。
二、设计实验:
请自学课本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 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2.实验时,最好在桌上用粉笔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组装并调整这些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来进行实验。
3.在该实验中我们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和实验现象呢?
三、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请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用平行光汇聚法测得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放在桌面的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刻度尺的左右两边用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2、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使物距u ﹥2f,保持物距不变,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以及物距、像距的大小,把观察结果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然后调整物距仍使物距u ﹥2f,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以及物距、像距的大小,把观察结果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 =2f ,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记录;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实验做两次,进行观察记录;
5、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 =f ,这时调整光屏,在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思考为什么?)
6、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 ﹤f ,这时在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用眼睛直接通过凸透镜去观察蜡烛,把物距和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7、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实像时,如果用手或其他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这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8、换用凹透镜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分析上表的记录,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 有关,并随 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物距有两个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质的关键点:u =f是成 像的分界点;u =2f 是成 像的分界点;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立的,虚像都是 立的。(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 像,它的应用是 。
仔细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经时,光屏的位置是逐渐
(选填“靠近” 、“远离”) ,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逐渐 的。(物近、像远,像变大)
达标拓展: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老师常常要求同学们在实验桌上用粉笔画一条直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画这一直线的作用是:
;然后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为什么? 。由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是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______(填“变”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和小东同学在直线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凸透镜和蜡烛,均不能获得像。这其中的可能原因是: ,
。 在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
;如果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还能成实像吗? 。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4.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学评价:
(教)学后反思:
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的第一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材分析
一、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复习课。 复习课不仅要"温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系统化和条理化,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知新",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节课,我以问题探究、寻求方法为主线,让学生在整理知识、实验操作、归纳知识中,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
提出问题1 →解决问题→整理知识→提出问题2→实验操作→归纳总结→应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应用的能力。
2、领会验证凸透镜成像的方法,感受验证过程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尝试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中的难点。在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存在一定困难。但是,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却相当紧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在温故复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机械地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如物距变小时,像如何变化,像距如何变化;给定物距大小、成像情况,判断像距范围等问题)时遇到障碍。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凸透镜),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复习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概念。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验验证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填表),教师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成像规律。然后通过相关习题,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一、问题引入,引起思考
“给你一块透镜,有何方法判断它是否为凸透镜?”通过问题引入,引起学生的思考。此处可复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及凸透镜的形状特点。
二、整理概念,唤起记忆
在对凸透镜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学生复习、整理相关概念(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实验操作,归纳规律
学生对于凸透镜能成像这一知识点有所了解,但对于成像规律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单纯地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比较机械,不能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通过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成像规律。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
各小组按下列步骤实验:
(1)查看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请任意设定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您的设定值u=____cm。
(3)猜一猜,您认为按步骤(2)的设定值实验后会成__、__、__的像。
(4)按您的设定调好蜡烛、凸透镜的位置,然后点燃蜡烛调节光屏并观察,这时您看到的像的情况与您上面设想的一致吗?答:__。如果一致,祝贺您小组获得成功!如果不一致,请找出原因并解决之。
然后,小组交流其实验结果,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特点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成像规律。
四、习题反馈,加深理解
我觉得这个过程必不可少,通过实战操练,加深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我准备了相应的习题,层层深入,有简到难。
1、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情况是( )
A 从小变大 B 从大变小 C 不变 D 从大变小,又从小变大
2、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20厘米 D 25厘米
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厘米 B 6厘米 C 8厘米 D 10厘米
4、当蜡烛距凸透镜40厘米时,在离该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烛焰像;如果蜡烛到该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时,则在光屏上( )
A.一定成一个放大的像 B.一定成一个缩小的像
C.可能成一个正立的像 D.可能不成像
五、提出疑问,解决问题
实验: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直径5mm),双手拿着塑料纸靠近报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所示,看到的是字的什么像?是怎样形
成的?
此处,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尝试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现象,体会解决问题的愉悦。此外,这个环节可为下节课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作好铺垫,承上启下。
教法与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实验、观察、解题等)活动,自己整理、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解题方法。采用交流合作,给予学生时间,唤起学生的记忆,力争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取得成功。
为突出重点,在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我选用了动画课件,直观形像地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同时,采用课件演示和变式训练的方法,力争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执笔人:邝俊 审核:_________
学习目标:
①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重点难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具盒、蜡烛、火柴、多媒体课件
前置学习:
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2、凸透镜焦距的测定方法 。
3、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合作探究:
一、提出问题与猜想:
同学们知道了照相机可以拍摄景物,投影仪和放大镜也能成像特点,比较它们所成的像,聪明的你想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呢?
你提出的问题是: 。
你的猜想是: 。
二、设计实验:
请自学课本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 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2.实验时,最好在桌上用粉笔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组装并调整这些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来进行实验。
3.在该实验中我们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和实验现象呢?
三、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请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用平行光汇聚法测得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放在桌面的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刻度尺的左右两边用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2、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使物距u ﹥2f,保持物距不变,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以及物距、像距的大小,把观察结果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然后调整物距仍使物距u ﹥2f,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以及物距、像距的大小,把观察结果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 =2f ,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记录;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实验做两次,进行观察记录;
5、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 =f ,这时调整光屏,在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思考为什么?)
6、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 ﹤f ,这时在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用眼睛直接通过凸透镜去观察蜡烛,把物距和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7、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实像时,如果用手或其他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这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8、换用凹透镜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物距与焦距关系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
实虚 | 大小 | 正倒 | ||||
u ﹥2f | ||||||
u =2f | ||||||
2f﹥u﹥f | ||||||
u =f | ||||||
u ﹤f | ||||||
分析上表的记录,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 有关,并随 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物距有两个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质的关键点:u =f是成 像的分界点;u =2f 是成 像的分界点;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立的,虚像都是 立的。(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 像,它的应用是 。
仔细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经时,光屏的位置是逐渐
(选填“靠近” 、“远离”) ,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逐渐 的。(物近、像远,像变大)
达标拓展: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老师常常要求同学们在实验桌上用粉笔画一条直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画这一直线的作用是:
;然后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为什么? 。由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是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______(填“变”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和小东同学在直线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凸透镜和蜡烛,均不能获得像。这其中的可能原因是: ,
。 在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
;如果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还能成实像吗? 。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4.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学评价:
(教)学后反思:
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的第一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材分析
一、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复习课。 复习课不仅要"温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系统化和条理化,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知新",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节课,我以问题探究、寻求方法为主线,让学生在整理知识、实验操作、归纳知识中,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
提出问题1 →解决问题→整理知识→提出问题2→实验操作→归纳总结→应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应用的能力。
2、领会验证凸透镜成像的方法,感受验证过程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尝试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中的难点。在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存在一定困难。但是,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却相当紧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在温故复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机械地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如物距变小时,像如何变化,像距如何变化;给定物距大小、成像情况,判断像距范围等问题)时遇到障碍。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凸透镜),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复习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概念。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验验证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填表),教师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成像规律。然后通过相关习题,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一、问题引入,引起思考
“给你一块透镜,有何方法判断它是否为凸透镜?”通过问题引入,引起学生的思考。此处可复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及凸透镜的形状特点。
二、整理概念,唤起记忆
在对凸透镜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学生复习、整理相关概念(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实验操作,归纳规律
学生对于凸透镜能成像这一知识点有所了解,但对于成像规律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单纯地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比较机械,不能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通过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成像规律。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
各小组按下列步骤实验:
(1)查看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请任意设定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您的设定值u=____cm。
(3)猜一猜,您认为按步骤(2)的设定值实验后会成__、__、__的像。
(4)按您的设定调好蜡烛、凸透镜的位置,然后点燃蜡烛调节光屏并观察,这时您看到的像的情况与您上面设想的一致吗?答:__。如果一致,祝贺您小组获得成功!如果不一致,请找出原因并解决之。
然后,小组交流其实验结果,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特点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成像规律。
四、习题反馈,加深理解
我觉得这个过程必不可少,通过实战操练,加深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我准备了相应的习题,层层深入,有简到难。
1、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情况是( )
A 从小变大 B 从大变小 C 不变 D 从大变小,又从小变大
2、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20厘米 D 25厘米
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厘米 B 6厘米 C 8厘米 D 10厘米
4、当蜡烛距凸透镜40厘米时,在离该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烛焰像;如果蜡烛到该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时,则在光屏上( )
A.一定成一个放大的像 B.一定成一个缩小的像
C.可能成一个正立的像 D.可能不成像
五、提出疑问,解决问题
实验: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直径5mm),双手拿着塑料纸靠近报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所示,看到的是字的什么像?是怎样形
成的?
此处,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尝试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现象,体会解决问题的愉悦。此外,这个环节可为下节课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作好铺垫,承上启下。
教法与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实验、观察、解题等)活动,自己整理、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解题方法。采用交流合作,给予学生时间,唤起学生的记忆,力争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取得成功。
为突出重点,在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我选用了动画课件,直观形像地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同时,采用课件演示和变式训练的方法,力争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课件教案]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习题课件(打包12套)新人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从闪电谈起ppt授课课与习题课课件及其相关视频素材打包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热机与社会发展ppt复习与授新课件及其相关视频素材打包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电功与电能ppt课件与动画素材合并打包分享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探究滑动摩擦力》ppt课件、视频材料综合免费分享(共1
- [课件教案]16.1 从永磁体谈起 第2课时 磁场.DOC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电磁铁与自动控制ppt课件汇集免费分享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12.4热机与社会发展》ppt课件及相关视频素材分享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及动画素材分享
- [课件教案]初中物理探究滑轮的作用ppt课件flash动画,相关视频免费分享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