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初中物理 > 课件教案 > 正文

2016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网页版(2)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网友 时间:2016-06-02 点击量:

(七)光
1、能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运用该知识对有关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考试要求:A)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考试要求:A)
3、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考试要求:A)
4、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现象。(考试要求:A)
5、能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简单的光反射现象,并能正确作出的光的反射现象光路图。(考试要求: B会)
6、能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作出光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考试要求: A会)
7、能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大致作出光的折射光路图,并能运用此知识对常见的生活、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考试要求: A会)
8、知道凸透镜的几个相关术语: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能画出关于透镜的几个特殊光线的出射光线。(考试要求:A)
9、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考试要求: B会)
10、能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仪器的工作原理做出定性说明。了解眼睛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视力的矫正。(考试要求:A)
(八)机械能
1、能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包括了解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机械能的意义。(考试要求:A)
2、知道机械功的规定、定义式W=Fs和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力是否做功;能运用该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考试要求:B)
3、能说明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P=W/t和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能说明机械(包括用电器等)功率的意义;能运用该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考试要求:B)
4、能说明机械效率的普遍意义,并能根据公式η=W/W×100%进行一般的计算。(考试要求:B)
5、能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以及如何进行相互转化的。(考试要求:A)
(九)内能
1、能准确表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即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体的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考试要求:A)
2、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对于质量一定的物体,它的温度越高(体积不变),其内能越大。(考试要求:A)
3、能举例说明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关系式Q=mq进行简单的计算。(考试要求:B)
4、能举例说明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量。(考试要求:A)
5、能举例阐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能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和生活现象;能运用关系式Q=cm(t2-t1)进行简单的计算。(考试要求:B)
6、能举例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考试要求:A)
7、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不要求知道内燃机具体的工作过程,即不要求分析说明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考试要求:A)
(十)能量、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中有哪些常见的能量形式:内能、机械能、风能、太阳能、电能、核能等。(考试要求:A)
2、能结合实例说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考试要求:A)
(十一)电和磁
1、知道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电键等元件组成的;能说明电路中各组成元件的作用。(考试要求:A)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其关系式I=U/R进行简单的计算并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考试要求:B)
3、知道导体的电阻是由其长短、粗细(横截面积)、材料本身决定的。一般地说,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这在具体问题中会做出明确的说明。(考试要求:A)
4、能看懂、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中常用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能进行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计算。(考试要求:B)
5、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进行实验(包括它们在电路中的连接、量程选取、调零、读数等)。(考试要求:B会)
6、知道电功和电能,能结合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进行说明;能运用关系式W=UIt进行简单的计算。(考试要求:B)
7、理解“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原理;能对“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考试要求:B会)
8、理解电功率的意义,并能运用关系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说明电流的热效应,并能运用焦耳定律及其关系式Q=I2Rt进行判断和简单的计算。(考试要求:B)
9、能举例说明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物理意义。(考试要求:A)
10、知道家庭电路的基本结构,知道一般的安全用电常识。(考试要求:A)
11、知道电荷之间、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能运用场的观点解释这些相互作用的发生。(考试要求:A)
12、能根据磁场中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大致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不要求描画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考试要求:A)
13、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即磁极的判定等)。(考试要求:A)
14、能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大致了解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考试要求:A)
15、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且知道该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考试要求:A)
16、能对探究“导体在磁场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能对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进行判断。(考试要求:B会)
(十二)能量守恒
能准确表述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说明一些实际问题。(考试要求:A)
注:以下列出了初中阶段的一些基本实验。对于这些实验,要求:能说明实验原理、所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均在实验室(或教室)里动手做过;能规范使作基本的实验仪器,如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温度计、刻度尺、弹簧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理解基本的实验步骤、能得出正确的测量结果等。
1. 长度的测量
2. 光的反射和折射
3. 凸透镜成像
4. 物质密度的测量
5. 杠杆的平衡条件
6.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 物质(晶体)的熔化
8. 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9. 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10.      “伏安法”测电阻
11.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2.      电动机的原理
13.      如何产生感应电流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