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张波
时间:2015-04-30
点击量:次
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郑小军 张霞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广西南宁,530023)
(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第48-54页)
摘 要: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微课没有技术含量,五是认为微课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完全淘汰出局,六是认为微课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制作工具。人们之所以提出这些质疑,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优势短板、教育价值、应用前景、发展趋势、创作方法等相关问题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在未来,微课研究者需要共同联手破解的难题包括微课的设计原则与策略、评价标准、支持与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从微课走向微课程、一体化微课程开发平台研制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引领微课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微课;微课程;微课热;问题质疑;探讨回应
*基金项目:广西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批准文号桂教师范〔2011〕84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十一五”第5批立项课题“地方高师院校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C046)。
作者简介:郑小军,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霞,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23)
当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2013年,四个全国性微课大赛先后举办——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和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高校微课大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众多新闻媒体对微课进行了大量跟踪报道。与微课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量呈井喷之势。2013年堪称“中国微课元年”。笔者考察了国内比较重要的微课资源,以及微课相关研究与实践,发现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对微课的认识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存在各种质疑、误区和混乱。因此,很有必要对微课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利微课健康、快速发展。
一、“微课热”是短时炒作,还是有其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教育价值和应用前景?
面对突如其来的微课热,不少人认为这只不过是教育领域突然掀起的一次“短时炒作”。微课噱头虽大,实用性却很小,对教学改革的作用不会很大。
这种质疑声大多来自对微课了解甚少且持有抗拒心理的人群。他们被以往的“教育信息化泡沫热潮”所伤,对新技术新媒体不抱有太大希望,而主要以小心谨慎甚至冷眼旁观的消极态度来对待“热潮”。因此,当“微课热”突然掀起时,他们会表现得麻木、冷淡、习以为常,继而强烈鄙视、反感、抵制,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从而证实“微课热”确实如他们所预测的那样会转瞬即逝。然而,由于这类人过多地信赖过去经验,一开始便掉入先入为主的陷阱,“有色眼镜”遮蔽了微课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前景,这使他们较难准确定位和理解微课。在他们眼里,微课的教改作用不过像微风掠过湖面时漾起的细小涟漪,不值一提。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正视微课。
首先,“微课热”并非“炒作”,而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是一个拥有众多名号的年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后现代,创新时代、创意时代、创感时代、创客时代,数字化学习时代、学习型社会,碎片化时代,微时代(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信)……处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学习者亟需一种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其从容应对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自我更新的严峻挑战。工作任务繁重的一线教师更是亟需一种支持其信息化教学、网络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民化新媒体新技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者亦急需更新换代,从以冗长乏味的课堂实录教学视频和常规多媒体课件为主体的资源建设模式转向灵活高效、可重用、“小、微、精”的资源建设新模式。而微课正是微时代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因其平民化、短小精悍、网络流媒体、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注意力模式等优势能够满足网络时代学习者、教师和资源建设者的迫切需求,而成为其 “新宠”。MOOCs(慕课)的异军突起更是加剧了对微课的海量需求。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有力支撑,微课的教育价值和应用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扩展。
其次,微课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成功先例。微课是一些短小精悍的视频,最早被人关注是可汗学院推出的系列微视频。这些视频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深受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实现了用视频改造教育的目的。随后国内深受启发,取名为微课,为微课注入了本土化的理解和“灵魂”。在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李玉平等国内微课先行者的引领下,国内涌现了许多应用微课带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成功案例,例如佛山微课实践和李玉平微课实践。国内微课先行者胡铁生基于自身多年的实践撰文指出,微课将成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胡铁生,2011)。而对微课起源知之甚少的人就会觉得微课来得过于突兀和来势汹汹,从而忽视微课本身的价值,误解它的“善良用意”。其实,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均有其重要作用。微课用在课前,可以结合学习任务单实现导学功能,即帮助学生预习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例如回顾先前知识,唤醒已有经验,介绍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等等——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之前的扫清外围、构筑攻城阵地、做好攻坚准备。微课用在课中,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完成知识内化,保持和强化学习兴趣——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中攻克顽固堡垒、体验作战胜利。微课应用于在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扩展学习、迁移应用,引出后续学习内容——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之后的肃清残敌、巩固胜利、准备下一仗。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研修,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与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基于微课的网络研修中,微课支持教师的碎片化学习,可以缓解教师的工学矛盾;微课支持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可以提升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降低了技术门槛,有利于一线教师的全员参与;微课易于分享交流,便于研修成果的流通、可视化和最大化。在说课中应用微课,可以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核心能力;在课前课中课后应用微课,可以解决重难点、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在评课中应用微课,可以提升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笔者认为,微课将成为适应网络时代“教、学、研、专业发展”四位一体新需要的一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教育资源建设的新趋势。
再者,正如中山大学王竹立所言,“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却是长期的。之所以说微课是长期的,是因为微课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当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之后,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王竹立,2013)因此,不妨拨开微课起步时的“浮躁之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沉淀后的微课”。“微课热”将演变成一种教学常态。为此,每一个守望微课的教育人都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第一,不要做盲目冒进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微课的理解;第二,避免陷入“凑热闹、追时尚、秀技术”的误区,而要迅速进入“亲自践行、静心思考、注重内容”的佳境;第三,坚持并不断完善自己对微课的独特理解,把微课落实到某门课程的教学中,不要只停留在竞赛和功利的层面。如此脚踏实地,才能在“微课大潮”中找准方向,以免走向两个极端,成为微课的盲目支持者(冒进者)和完全反对者。第四,对于“微课大潮”中的各种角色人群,明智的策略是,微课先行者以智慧和热情引领跟进者(拥护者),以卓越示范和培训转化观望者、中立者和反对者,并且善于从冒进者那汲取经验教训,从冷静思考者那发现问题而未雨绸缪。
二、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新瓶”装“新酒”?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对微课的权威界定,很多人凭借所见有限的微课作品误以为,微课不过是传统教学视频切片的代名词,是装着“旧酒”(教学视频切片)的“新瓶”。难道从“教学视频切片”到“微课”,只是进行了名称更换,而没有本质内涵、理念和方法的提升?
其实,微课并不是教学视频切片。虽然两者均是短小精炼的微视频,但两者却有本质的不同。教学视频切片是能反映课堂上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视频片段(庄河教育网,2012)。即教学视频切片往往是课堂实录被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切割之后所呈现的视频实体,该段视频针对一个教学环节摄录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生态系统,其中包含教师主体形象、学生主体形象、教室环境、多媒体辅助工具、师生行为等关键要素。观者可以从视频中获得教学内容、教师的话语行为和教态行为、学生的话语行为和学习行为、师生的互动情况等多元信息。如果观众是学生,那他们主要关注的便是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表现状态等;如果观众是教师,那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视频中自己的教态、语言和学生的听课反应等。但无论哪一类观众,在他们观看教学切片时,其它对他们而言无关的信息将成为干扰他们聚焦有用信息的障碍物。因此,教学视频切片的缺点是信息含量较大,“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互为干扰。而微课则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为便于分享、交流和重用,微课资源包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教研(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研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郑小军,2013a)这是笔者在汲取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张一春、吴秉健、首届中小学和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对微课所做界定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对微课的独特理解。
在笔者的界定中,第一句话阐明了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宏观作用,将微课与之前出现的微视频区别开来,揭示了微课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本质(核心)是支持网络时代的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第二句话阐明了微课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和在线教学的技术要求。第三句话阐明了微课针对的是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选择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强调了微课的设计性、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等重要特征属性。虽然目前微课的主要载体是流媒体视频,但随着微课技术的发展和微课功能的扩展,微课的载体和构成将会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因此笔者采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包”这一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微课的多样化资源构成。第四句话强调指出,为便于分享、交流和重用,微课资源包应包含主体微视频和相关辅助性教学资源,以避免单一微视频的局限性。第五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微课支持教师网络教研和专业发展的功能,深化了人们对微课本质的认识——微课集信息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网络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多重内涵、功能于一体,寄托了网络时代“教、学、研”方式变革的新希望(郑小军,2013b)。
因此,微课不是课堂实录。微课舍弃了教师形象、学生形象和教室环境等信息,只留下经过微型化、情境化后和可视化处理过的精华内容。有些微课的内容适合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有些微课的内容则适用于教师备课、说课、评课和研讨交流。微课使师生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而无需担心无关信息的干扰。因此,微课与教学视频切片并非同一个事物,微课的创作起点和设计构想均远远高于教学视频切片。
三、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还是支持翻转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功臣”?
有些人认为,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同时拥有孤立、零碎、信息割裂等致命缺点,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学到的知识就会零碎、割裂,不成体系。这种学习方式是否与我们一向倡导的“统合综效、知识连通、融合创新”等学习方式背道而驰呢?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短小精悍既是微课的优点,也是其短板。但这一短板是可以弥补的。单个的、孤立的微课程将知识点进行切割、碎化,形成信息孤岛,确实无法达到知识连通、统合综效和融合创新的目的,也不能解决知识整合、融会贯通的问题。但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将某个专题、某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围绕这些核心知识点创作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那么孤立的微课就能被关联化和体系化。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称为微课程。因此,微课不等于微课程。微课程由一系列紧密关联的微课构成。例如,国外的可汗学院公开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2012),每个科目均由几门课程组成,而每门课程的教学视频又是围绕一系列核心知识点来创作的。其中数学科目由微分方程、三角形、几何学-角、线性代数、概率等课程组成,而三角形课程的教学视频又围绕“01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02角的例题”、“03另一个找三角形中角的例题”、“04多种解法求三角形内角”等核心内容创作而成。国内的李玉平老师则制作了微电影系列、经典故事系列、家校合力系列和师德教育系列等多个微课程,每个微课程均是围绕本系列的核心内容创作而成。其中“师德教育”微课程包括“保护蛋宝宝”、“一封求助信”、“不安全的笑声”、“你会怎么评价”、“捂本的孩子”等系列微课(李玉平,2012)。将微课程体系化后,学生就可以沿着“切碎→连通→整合→聚焦”的知识创建顺序进行课程学习,从而达到“约取→博观→约取”的目的,最终实现知识的连通和融合创新。因此,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并没有与“统合综效、知识连通、融合创新”的学习方式相悖。从这个意义上看,微课程比基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更有价值和用途。从微课走向微课程(微课程平台),是必然的趋势。
四、微课创作是没有技术含量,还是“另有玄机”?
目前,微课创作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平民技术:PowerPoint2010(2013),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Snagit等录屏软件,会声会影、Moviemaker、QQ影音等视频制作软件,DV+白板,DV+白纸,录屏软件+PPT,手写板+录屏+PPT,以及集录屏、添加电子学习交互、创建具有反馈选项的复杂分支场景、富媒体等功能于一体的Adobe Captivate,等等。这些方法具有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快速上手等“平民化”特点。因此,有一部分人认为,微课创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根本没必要专门学习微课的制作技术、技巧和方法,只要曾经用过这些软件和工具就可以做出优秀的微课。甚至有一部分人不屑于制作微课,或简单应付了事。
这类对微课创作持质疑态度的人通常为“技术控”、“技术工匠”、“技术至上者”。他们崇尚难度较大的技术活,而鄙视简单易学的“平民技术”。他们虽然“技艺”精湛,但往往忽视“内容为王”之本质。其实,技术够用即可,适用最佳;技术不在于高,而在于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使用PowerPoint2010等“平民技术”制作微课,降低了学科教师的技术门槛,减轻了技术学习的压力,使学科教师能够把大部分精力聚焦在微课内容的设计上,从而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无故损耗。微课并不是“show技术”和“show美貌”的“花瓶”,微课的价值和贡献一在于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传递出精华内容,二在于引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而微课的深度也就体现在是否能引起学生对内容进行螺旋上升的提问和思考,即一个问题或一段回答是否能引发学生延伸想到另一个问题或另一种回答。因此,优秀的微课应是“智慧”、“美貌”与“技术”的“兼容体”。
笔者观摩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和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的大量参赛作品,既看到许多体现微课优点的好作品,也遇到了大量集中反映微课短板甚至粗制滥造的作品。通过对这两类作品的对比分析,并且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笔者归纳出微课创作过程中的8类常见问题。
问题1:选题不当。要么选题太大,没有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要么选取显性知识或教学活动的组织(例如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创作微课。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学生学不到什么实质性内容。例如,有的微课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为选题,但要想让学生在短短10分钟内了解漫长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难免陷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困局。有的微课包括电子商务的定义、特点、内容和意义等过多内容。有的微课包括某种汽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原理、故障分析、检修流程和方法、制定合理维修方案、排除故障等内容,追求大而全。有的微课以超级海报的制作为选题,明显不是一个微课所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2:将微课等同于课堂实录,教师出镜、出声过多,分散学习者注意力,影响了学习效果。特别是当教师形象、声音不佳时,教师出镜、出声过多,容易导致学习者提前放弃学习。
问题3:知识点划分得过细,既没有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又忽视引出后续知识点,显得特别孤立,成为知识孤岛。
问题4:注重高密度地呈现知识,忽视通过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使学习者只停留在(Skim over)、知晓(Know what)的肤浅层面。
问题5: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思维惰性、满足于短暂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的不良学习习惯(郑小军,2013c)。
问题6:片头、导入、片尾过长。有的微课因为追求上课形式上的完整,甚至将上课起立、师生互相问候和下课礼仪一起录制,导致微课冗长、乏味,失去短小精悍的优势。
问题7:视频拍摄和制作技术有待加强。有的微课视频不够清晰,缺少后期制作,例如没有进行必要的裁剪、添加字幕、特效,音画不同步,视听不一致,等等。
问题8:站在教师“教”的立场,而不是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缺乏真实问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微课呢?笔者基于3个全国一等奖微课和1个全国二等奖微课的创作实践,认为微课创作应遵循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引发思考、隐性知识显性化、抽象知识可视化、操作技能动态化、音画同步、视听一致等原则,并且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第一,提升对微课的认识水平。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微课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的创作水准。为此,微课创作者应首先全面考察微课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教育价值、应用领域、优势短板和发展趋势。然后,再熟悉微课的设计原则、创作方法和制作技术。
第二,观摩、评价和借鉴优秀微课作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从微课选题、创意、设计理念、内容呈现、制作技术等方面分析四个全国性微课大赛的获奖优秀作品,学习借鉴其优点。同时,通过剖析设计欠佳的微课作品,总结微课创作的常见问题和误区。通过对设计好和设计欠佳的两类微课作品的对比分析,建构自己对微课的独特理解和设计思路。笔者在博文《走进微课世界》中汇集了国内比较重要的微课资源,包括李玉平、胡铁生、黎加厚、焦建利等微课先行者博客中的微课资源,以及优课网-全国微课大赛、中国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VKO微课、第九课堂、博览微课、几分钟网、油菜花、skillshare、微众移动校园-微课堂、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等众多微课网站,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团队的数字故事网站(郑小军,2013)。
第三,微课设计者要从某个专题或某门课程缜密的知识体系出发,选取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设计和制作系列紧密联系的微课。系列微课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形成微课程(郑小军,2013)。
第四,微课设计者要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首先创设学习情境,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接着解决重难点,最后引出后续知识点。如此将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串联,架设起联结学习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郑小军,2013)。
第五,注意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均巧妙设计系列问题进行层层引导,触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郑小军,2013)。
第六,以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提升学习者思维能力作为微课的核心目标之一。微课不宜过度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化,而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具象抽象结合,使学习者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当中,集中精力观看、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进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高阶思维能力(郑小军,2013)。
第七,根据微课类型、必要原则和扬长避短原则确定教师是否出镜和出声。数字故事类微课和李玉平式微课旨在让学习者在优美的轻音乐中细细品味内容、展开思考,这类微课教师不宜出镜和出声。有的微课内容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形体语言(包括表情、手势、声调音高、肢体动作)、师生互动、角色扮演辅助,有的教师特别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气场,这时教师出镜和出声,可收到特殊的教学效果。
第八,提升微课视频拍摄水准,加强微课视频后期处理。对于教师出镜、师生互动和场景切换较多的微课视频,建议由专业人员拍摄。拍摄后应该进行后期处理,包括裁剪、添加字幕和特效、使音画同步、增强视听一致性,等。
第九,根据微课内容和对象确定合适的微课持续时间。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其注意力保持时间也不同。一般而言,面向中小学学生的微课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面向大学生和成人学习者的微课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当然,有的微课内容不宜切分,可适当延长时间。
第十,“处理好快餐、中餐、大餐的关系”。杨满福、桑新民认为,“应该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为学习者烹制不同的知识之餐、智慧之筵,这样才既能符合知识表征的规律,又能适应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杨满福等,2013)。
五、微课应用:取代还是融合互补?
一些人认为,微课满足了当今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要,也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不久的将来,微课很可能将传统课堂实录或教学切片完全淘汰出局。
自微课出现以来,它就在“蚕食”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王竹立,2013),给人以教学震撼的同时,微课还促使我们反思传统课堂实录或教学切片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缺陷。在探讨第二个问题时,我们已对微课和教学视频切片进行简单对比,由对比中能看出两者的优势和缺点。虽然微课拥有更好的教学前景,但并不表示,有了微课就一定要把课堂实录或教学视频切片完全抛弃。微课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课堂实录或教学切片也有继续留存的理由和必要。因为微课(这里指非课堂实录型微课)虽然能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但无法真实地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行为;而教学视频切片虽然容易分散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但能如实地还原课堂的真实情境,如教室环境和师生行为等。因此,如果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恰当地混合使用微课与课堂实录,那么就能扬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获得统合综效的结果。例如,在聚焦知识点内容时,可以采用非课堂实录型微课的形式;而需要记录师生的行为时,则可以通过课堂实录来实现。比较而言,微课聚焦内容,更适合在说课、课前预习、课中突破难点、课后巩固扩展等场合下使用,课堂实录和教学切片则更适合在教研室集体磨课、评课、课后反思和教学诊断时使用。
六、微课类型:数字故事、可汗式录屏微视频,还是中国式微课?
国外最早且最主流的是可汗式录屏微视频,而最先在国内出现的是李玉平的系列微课程。近两年来,中国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官网、VKO微课、第九课堂、博览微课、几分钟网、油菜花、skillshare、微众移动校园-微课堂、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平台等国内外众多微课网站发布了多种类型的微课。到底哪一种微课才是“真微课”?是否有统一的微课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创作工具呢?
目前国内的微课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创作工具。黎加厚提出了“聚焦、简要、清晰、技术、创新”五大微课评价指标和17条微课设计建议(黎加厚,2013)。李玉平微课主要通过配合精简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舒缓的音乐来呈现内容,旨在让读者在优美的轻音乐中细细品味内容,展开思考。这类微课与数字故事相似,主要通过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制作。此外,还有电子白板讲授模式微课和北京“数字学习”模式微课。而中小学和高校微课大赛对微课作品的要求大致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中有些微课作品只记录授课内容,而有些作品则连老师的形象也一同记录。这类微课通常需要使用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或DV、录播系统、数位板等器材。为减低学科教师开发微课的技术门槛,集微课录制、屏幕书写、上传、在线预览、视频内嵌式测验、视频提示、视频标注、学习记录(云端学习数据及统计分析)、多终端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微课程一体化开发平台将成为微课发展的关键技术。
以上对微课的多元理解和多样化制作方式,为微课在国内的本土化成长提供了一片包容性极强的土地,从而导致如今“百花齐放”的独特景观。目前,“微课热”已初见端倪,但微课真正的内涵式发展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还无法看出这几类微课的教学成效。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为各类微课“种子”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空间,任由其个性化发展。最终是“一枝独秀”,还是“满园春色”,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结语
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新事物,微课从诞生之日起,认可与质疑就相伴随行。以上六点质疑颇具代表性,厘清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微课,从而看清微课的本质内涵、优势与短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微课研究者必须联起手来加强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创新研究,联合破解相关难题。这些难题包括微课的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微课评价标准,微课应用的一体化方案,微课如何支持和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如何以微课为主要载体创新网络虚拟教研方式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郑小军,2013),如何从微课走向微课程,从热衷于单个知识点微课制作走向专题微课程开发、基于微课的MOOCs(慕课)开发和多功能一体化微课程开发平台的研制,等等。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携手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搬开微课路上的“绊脚石”,共同走出“微课迷宫”。
参考文献:
[1]胡铁生(2011).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10):61-65.
[2]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DB/OL].[2012-07-05].http://open.163.com/khan/.
[3]黎加厚(2013).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10-12
[4]李玉平(2012).视频微课程目录[DB/OL].[2012-02-11].http://whliyuping.blog.163.com/blog/static/32437562012111013839/.
[5]王竹立(2013).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9):79
[6]杨满福,桑新民(2013).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3):11-15.
[7]郑小军(2013a).我的微课界定 [DB/OL].[2013-06-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74h.html.
[8]郑小军(2013b).从“信息化热”到教学常态:教育技术人的范式转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0):80-81.
[9]郑小军(2013c).走进微课世界[DB/OL].[2013-04-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6g8.html.
[10]郑小军,张霞(2013).微课的浅阅读趋向及其对策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2):67-69.
[11]庄河教育网(2012).关于教学视频切片的制作[DB/OL].[2012-07-05].http://zh.foredu.com.cn/iteminfo.aspx?CategoryID=?????????&infoid=1976&isnew=0.
Six Doubts about Micro-Lesson and Responses to the Doubts
ZHENG Xiao-jun, ZHANG X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 Nanning ,Guangxi,530023,China)
Abstract: Nowadays, micro-lesson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emergence of micro-lesson has caused a great stir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sparked a wave of "micro-lesson boom". To sum up, people mainly have six doubts about micro-lesson: first, people think that micro-lesson is “short-term speculation”; second, they think that micro-lesson is merely putting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third, they think that micro lesson is the “culprit” that give rise to the fragmentation of knowledge; fourth, they think that micro-lesson has little technical content; fifth, they think that micro-lesson may tend to winnow out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live recordings; sixth, they think that micro-lesson with varied types lacks a unified evaluation standard, a creation mode and an authoring tool. The reason why people are raising these doubts is that people lack of rational thinking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into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micro-lesson in aspects of background, realistic demand, core and essenc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value of education,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methods, etc. In the future, the micro-lesson researchers have to work togeth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regard to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micro-lesson design, evaluation criteria, methods of supporting and transform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ys of changing micro-lesson to micro-cours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micro-lesson platform and so on. Only solving these problems can lead the micro-lesson to a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Keywords:Mmicro-lesson; Micro-Course, Micro-Lesson Rush, Doubt, Response
郑小军 张霞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广西南宁,530023)
(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第48-54页)
摘 要: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微课没有技术含量,五是认为微课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完全淘汰出局,六是认为微课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制作工具。人们之所以提出这些质疑,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优势短板、教育价值、应用前景、发展趋势、创作方法等相关问题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在未来,微课研究者需要共同联手破解的难题包括微课的设计原则与策略、评价标准、支持与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从微课走向微课程、一体化微课程开发平台研制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引领微课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微课;微课程;微课热;问题质疑;探讨回应
*基金项目:广西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批准文号桂教师范〔2011〕84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十一五”第5批立项课题“地方高师院校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C046)。
作者简介:郑小军,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霞,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23)
当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2013年,四个全国性微课大赛先后举办——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和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高校微课大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众多新闻媒体对微课进行了大量跟踪报道。与微课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量呈井喷之势。2013年堪称“中国微课元年”。笔者考察了国内比较重要的微课资源,以及微课相关研究与实践,发现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对微课的认识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存在各种质疑、误区和混乱。因此,很有必要对微课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利微课健康、快速发展。
一、“微课热”是短时炒作,还是有其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教育价值和应用前景?
面对突如其来的微课热,不少人认为这只不过是教育领域突然掀起的一次“短时炒作”。微课噱头虽大,实用性却很小,对教学改革的作用不会很大。
这种质疑声大多来自对微课了解甚少且持有抗拒心理的人群。他们被以往的“教育信息化泡沫热潮”所伤,对新技术新媒体不抱有太大希望,而主要以小心谨慎甚至冷眼旁观的消极态度来对待“热潮”。因此,当“微课热”突然掀起时,他们会表现得麻木、冷淡、习以为常,继而强烈鄙视、反感、抵制,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从而证实“微课热”确实如他们所预测的那样会转瞬即逝。然而,由于这类人过多地信赖过去经验,一开始便掉入先入为主的陷阱,“有色眼镜”遮蔽了微课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前景,这使他们较难准确定位和理解微课。在他们眼里,微课的教改作用不过像微风掠过湖面时漾起的细小涟漪,不值一提。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正视微课。
首先,“微课热”并非“炒作”,而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是一个拥有众多名号的年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后现代,创新时代、创意时代、创感时代、创客时代,数字化学习时代、学习型社会,碎片化时代,微时代(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信)……处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学习者亟需一种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其从容应对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自我更新的严峻挑战。工作任务繁重的一线教师更是亟需一种支持其信息化教学、网络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民化新媒体新技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者亦急需更新换代,从以冗长乏味的课堂实录教学视频和常规多媒体课件为主体的资源建设模式转向灵活高效、可重用、“小、微、精”的资源建设新模式。而微课正是微时代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因其平民化、短小精悍、网络流媒体、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注意力模式等优势能够满足网络时代学习者、教师和资源建设者的迫切需求,而成为其 “新宠”。MOOCs(慕课)的异军突起更是加剧了对微课的海量需求。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有力支撑,微课的教育价值和应用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扩展。
其次,微课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成功先例。微课是一些短小精悍的视频,最早被人关注是可汗学院推出的系列微视频。这些视频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深受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实现了用视频改造教育的目的。随后国内深受启发,取名为微课,为微课注入了本土化的理解和“灵魂”。在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李玉平等国内微课先行者的引领下,国内涌现了许多应用微课带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成功案例,例如佛山微课实践和李玉平微课实践。国内微课先行者胡铁生基于自身多年的实践撰文指出,微课将成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胡铁生,2011)。而对微课起源知之甚少的人就会觉得微课来得过于突兀和来势汹汹,从而忽视微课本身的价值,误解它的“善良用意”。其实,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均有其重要作用。微课用在课前,可以结合学习任务单实现导学功能,即帮助学生预习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例如回顾先前知识,唤醒已有经验,介绍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等等——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之前的扫清外围、构筑攻城阵地、做好攻坚准备。微课用在课中,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完成知识内化,保持和强化学习兴趣——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中攻克顽固堡垒、体验作战胜利。微课应用于在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扩展学习、迁移应用,引出后续学习内容——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之后的肃清残敌、巩固胜利、准备下一仗。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研修,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与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基于微课的网络研修中,微课支持教师的碎片化学习,可以缓解教师的工学矛盾;微课支持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可以提升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降低了技术门槛,有利于一线教师的全员参与;微课易于分享交流,便于研修成果的流通、可视化和最大化。在说课中应用微课,可以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核心能力;在课前课中课后应用微课,可以解决重难点、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在评课中应用微课,可以提升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笔者认为,微课将成为适应网络时代“教、学、研、专业发展”四位一体新需要的一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教育资源建设的新趋势。
再者,正如中山大学王竹立所言,“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却是长期的。之所以说微课是长期的,是因为微课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当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之后,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王竹立,2013)因此,不妨拨开微课起步时的“浮躁之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沉淀后的微课”。“微课热”将演变成一种教学常态。为此,每一个守望微课的教育人都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第一,不要做盲目冒进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微课的理解;第二,避免陷入“凑热闹、追时尚、秀技术”的误区,而要迅速进入“亲自践行、静心思考、注重内容”的佳境;第三,坚持并不断完善自己对微课的独特理解,把微课落实到某门课程的教学中,不要只停留在竞赛和功利的层面。如此脚踏实地,才能在“微课大潮”中找准方向,以免走向两个极端,成为微课的盲目支持者(冒进者)和完全反对者。第四,对于“微课大潮”中的各种角色人群,明智的策略是,微课先行者以智慧和热情引领跟进者(拥护者),以卓越示范和培训转化观望者、中立者和反对者,并且善于从冒进者那汲取经验教训,从冷静思考者那发现问题而未雨绸缪。
二、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新瓶”装“新酒”?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对微课的权威界定,很多人凭借所见有限的微课作品误以为,微课不过是传统教学视频切片的代名词,是装着“旧酒”(教学视频切片)的“新瓶”。难道从“教学视频切片”到“微课”,只是进行了名称更换,而没有本质内涵、理念和方法的提升?
其实,微课并不是教学视频切片。虽然两者均是短小精炼的微视频,但两者却有本质的不同。教学视频切片是能反映课堂上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视频片段(庄河教育网,2012)。即教学视频切片往往是课堂实录被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切割之后所呈现的视频实体,该段视频针对一个教学环节摄录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生态系统,其中包含教师主体形象、学生主体形象、教室环境、多媒体辅助工具、师生行为等关键要素。观者可以从视频中获得教学内容、教师的话语行为和教态行为、学生的话语行为和学习行为、师生的互动情况等多元信息。如果观众是学生,那他们主要关注的便是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表现状态等;如果观众是教师,那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视频中自己的教态、语言和学生的听课反应等。但无论哪一类观众,在他们观看教学切片时,其它对他们而言无关的信息将成为干扰他们聚焦有用信息的障碍物。因此,教学视频切片的缺点是信息含量较大,“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互为干扰。而微课则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为便于分享、交流和重用,微课资源包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教研(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研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郑小军,2013a)这是笔者在汲取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张一春、吴秉健、首届中小学和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对微课所做界定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对微课的独特理解。
在笔者的界定中,第一句话阐明了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宏观作用,将微课与之前出现的微视频区别开来,揭示了微课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本质(核心)是支持网络时代的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第二句话阐明了微课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和在线教学的技术要求。第三句话阐明了微课针对的是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选择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强调了微课的设计性、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等重要特征属性。虽然目前微课的主要载体是流媒体视频,但随着微课技术的发展和微课功能的扩展,微课的载体和构成将会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因此笔者采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包”这一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微课的多样化资源构成。第四句话强调指出,为便于分享、交流和重用,微课资源包应包含主体微视频和相关辅助性教学资源,以避免单一微视频的局限性。第五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微课支持教师网络教研和专业发展的功能,深化了人们对微课本质的认识——微课集信息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网络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多重内涵、功能于一体,寄托了网络时代“教、学、研”方式变革的新希望(郑小军,2013b)。
因此,微课不是课堂实录。微课舍弃了教师形象、学生形象和教室环境等信息,只留下经过微型化、情境化后和可视化处理过的精华内容。有些微课的内容适合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有些微课的内容则适用于教师备课、说课、评课和研讨交流。微课使师生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而无需担心无关信息的干扰。因此,微课与教学视频切片并非同一个事物,微课的创作起点和设计构想均远远高于教学视频切片。
三、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还是支持翻转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功臣”?
有些人认为,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同时拥有孤立、零碎、信息割裂等致命缺点,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学到的知识就会零碎、割裂,不成体系。这种学习方式是否与我们一向倡导的“统合综效、知识连通、融合创新”等学习方式背道而驰呢?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短小精悍既是微课的优点,也是其短板。但这一短板是可以弥补的。单个的、孤立的微课程将知识点进行切割、碎化,形成信息孤岛,确实无法达到知识连通、统合综效和融合创新的目的,也不能解决知识整合、融会贯通的问题。但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将某个专题、某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围绕这些核心知识点创作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那么孤立的微课就能被关联化和体系化。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称为微课程。因此,微课不等于微课程。微课程由一系列紧密关联的微课构成。例如,国外的可汗学院公开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2012),每个科目均由几门课程组成,而每门课程的教学视频又是围绕一系列核心知识点来创作的。其中数学科目由微分方程、三角形、几何学-角、线性代数、概率等课程组成,而三角形课程的教学视频又围绕“01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02角的例题”、“03另一个找三角形中角的例题”、“04多种解法求三角形内角”等核心内容创作而成。国内的李玉平老师则制作了微电影系列、经典故事系列、家校合力系列和师德教育系列等多个微课程,每个微课程均是围绕本系列的核心内容创作而成。其中“师德教育”微课程包括“保护蛋宝宝”、“一封求助信”、“不安全的笑声”、“你会怎么评价”、“捂本的孩子”等系列微课(李玉平,2012)。将微课程体系化后,学生就可以沿着“切碎→连通→整合→聚焦”的知识创建顺序进行课程学习,从而达到“约取→博观→约取”的目的,最终实现知识的连通和融合创新。因此,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并没有与“统合综效、知识连通、融合创新”的学习方式相悖。从这个意义上看,微课程比基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更有价值和用途。从微课走向微课程(微课程平台),是必然的趋势。
四、微课创作是没有技术含量,还是“另有玄机”?
目前,微课创作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平民技术:PowerPoint2010(2013),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Snagit等录屏软件,会声会影、Moviemaker、QQ影音等视频制作软件,DV+白板,DV+白纸,录屏软件+PPT,手写板+录屏+PPT,以及集录屏、添加电子学习交互、创建具有反馈选项的复杂分支场景、富媒体等功能于一体的Adobe Captivate,等等。这些方法具有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快速上手等“平民化”特点。因此,有一部分人认为,微课创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根本没必要专门学习微课的制作技术、技巧和方法,只要曾经用过这些软件和工具就可以做出优秀的微课。甚至有一部分人不屑于制作微课,或简单应付了事。
这类对微课创作持质疑态度的人通常为“技术控”、“技术工匠”、“技术至上者”。他们崇尚难度较大的技术活,而鄙视简单易学的“平民技术”。他们虽然“技艺”精湛,但往往忽视“内容为王”之本质。其实,技术够用即可,适用最佳;技术不在于高,而在于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使用PowerPoint2010等“平民技术”制作微课,降低了学科教师的技术门槛,减轻了技术学习的压力,使学科教师能够把大部分精力聚焦在微课内容的设计上,从而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无故损耗。微课并不是“show技术”和“show美貌”的“花瓶”,微课的价值和贡献一在于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传递出精华内容,二在于引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而微课的深度也就体现在是否能引起学生对内容进行螺旋上升的提问和思考,即一个问题或一段回答是否能引发学生延伸想到另一个问题或另一种回答。因此,优秀的微课应是“智慧”、“美貌”与“技术”的“兼容体”。
笔者观摩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和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的大量参赛作品,既看到许多体现微课优点的好作品,也遇到了大量集中反映微课短板甚至粗制滥造的作品。通过对这两类作品的对比分析,并且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笔者归纳出微课创作过程中的8类常见问题。
问题1:选题不当。要么选题太大,没有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要么选取显性知识或教学活动的组织(例如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创作微课。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学生学不到什么实质性内容。例如,有的微课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为选题,但要想让学生在短短10分钟内了解漫长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难免陷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困局。有的微课包括电子商务的定义、特点、内容和意义等过多内容。有的微课包括某种汽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原理、故障分析、检修流程和方法、制定合理维修方案、排除故障等内容,追求大而全。有的微课以超级海报的制作为选题,明显不是一个微课所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2:将微课等同于课堂实录,教师出镜、出声过多,分散学习者注意力,影响了学习效果。特别是当教师形象、声音不佳时,教师出镜、出声过多,容易导致学习者提前放弃学习。
问题3:知识点划分得过细,既没有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又忽视引出后续知识点,显得特别孤立,成为知识孤岛。
问题4:注重高密度地呈现知识,忽视通过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使学习者只停留在(Skim over)、知晓(Know what)的肤浅层面。
问题5: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思维惰性、满足于短暂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的不良学习习惯(郑小军,2013c)。
问题6:片头、导入、片尾过长。有的微课因为追求上课形式上的完整,甚至将上课起立、师生互相问候和下课礼仪一起录制,导致微课冗长、乏味,失去短小精悍的优势。
问题7:视频拍摄和制作技术有待加强。有的微课视频不够清晰,缺少后期制作,例如没有进行必要的裁剪、添加字幕、特效,音画不同步,视听不一致,等等。
问题8:站在教师“教”的立场,而不是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缺乏真实问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微课呢?笔者基于3个全国一等奖微课和1个全国二等奖微课的创作实践,认为微课创作应遵循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引发思考、隐性知识显性化、抽象知识可视化、操作技能动态化、音画同步、视听一致等原则,并且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第一,提升对微课的认识水平。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微课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的创作水准。为此,微课创作者应首先全面考察微课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教育价值、应用领域、优势短板和发展趋势。然后,再熟悉微课的设计原则、创作方法和制作技术。
第二,观摩、评价和借鉴优秀微课作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从微课选题、创意、设计理念、内容呈现、制作技术等方面分析四个全国性微课大赛的获奖优秀作品,学习借鉴其优点。同时,通过剖析设计欠佳的微课作品,总结微课创作的常见问题和误区。通过对设计好和设计欠佳的两类微课作品的对比分析,建构自己对微课的独特理解和设计思路。笔者在博文《走进微课世界》中汇集了国内比较重要的微课资源,包括李玉平、胡铁生、黎加厚、焦建利等微课先行者博客中的微课资源,以及优课网-全国微课大赛、中国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VKO微课、第九课堂、博览微课、几分钟网、油菜花、skillshare、微众移动校园-微课堂、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等众多微课网站,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团队的数字故事网站(郑小军,2013)。
第三,微课设计者要从某个专题或某门课程缜密的知识体系出发,选取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设计和制作系列紧密联系的微课。系列微课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形成微课程(郑小军,2013)。
第四,微课设计者要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首先创设学习情境,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接着解决重难点,最后引出后续知识点。如此将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串联,架设起联结学习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郑小军,2013)。
第五,注意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均巧妙设计系列问题进行层层引导,触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郑小军,2013)。
第六,以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提升学习者思维能力作为微课的核心目标之一。微课不宜过度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化,而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具象抽象结合,使学习者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当中,集中精力观看、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进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高阶思维能力(郑小军,2013)。
第七,根据微课类型、必要原则和扬长避短原则确定教师是否出镜和出声。数字故事类微课和李玉平式微课旨在让学习者在优美的轻音乐中细细品味内容、展开思考,这类微课教师不宜出镜和出声。有的微课内容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形体语言(包括表情、手势、声调音高、肢体动作)、师生互动、角色扮演辅助,有的教师特别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气场,这时教师出镜和出声,可收到特殊的教学效果。
第八,提升微课视频拍摄水准,加强微课视频后期处理。对于教师出镜、师生互动和场景切换较多的微课视频,建议由专业人员拍摄。拍摄后应该进行后期处理,包括裁剪、添加字幕和特效、使音画同步、增强视听一致性,等。
第九,根据微课内容和对象确定合适的微课持续时间。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其注意力保持时间也不同。一般而言,面向中小学学生的微课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面向大学生和成人学习者的微课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当然,有的微课内容不宜切分,可适当延长时间。
第十,“处理好快餐、中餐、大餐的关系”。杨满福、桑新民认为,“应该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为学习者烹制不同的知识之餐、智慧之筵,这样才既能符合知识表征的规律,又能适应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杨满福等,2013)。
五、微课应用:取代还是融合互补?
一些人认为,微课满足了当今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要,也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不久的将来,微课很可能将传统课堂实录或教学切片完全淘汰出局。
自微课出现以来,它就在“蚕食”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王竹立,2013),给人以教学震撼的同时,微课还促使我们反思传统课堂实录或教学切片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缺陷。在探讨第二个问题时,我们已对微课和教学视频切片进行简单对比,由对比中能看出两者的优势和缺点。虽然微课拥有更好的教学前景,但并不表示,有了微课就一定要把课堂实录或教学视频切片完全抛弃。微课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课堂实录或教学切片也有继续留存的理由和必要。因为微课(这里指非课堂实录型微课)虽然能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但无法真实地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行为;而教学视频切片虽然容易分散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但能如实地还原课堂的真实情境,如教室环境和师生行为等。因此,如果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恰当地混合使用微课与课堂实录,那么就能扬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获得统合综效的结果。例如,在聚焦知识点内容时,可以采用非课堂实录型微课的形式;而需要记录师生的行为时,则可以通过课堂实录来实现。比较而言,微课聚焦内容,更适合在说课、课前预习、课中突破难点、课后巩固扩展等场合下使用,课堂实录和教学切片则更适合在教研室集体磨课、评课、课后反思和教学诊断时使用。
六、微课类型:数字故事、可汗式录屏微视频,还是中国式微课?
国外最早且最主流的是可汗式录屏微视频,而最先在国内出现的是李玉平的系列微课程。近两年来,中国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官网、VKO微课、第九课堂、博览微课、几分钟网、油菜花、skillshare、微众移动校园-微课堂、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平台等国内外众多微课网站发布了多种类型的微课。到底哪一种微课才是“真微课”?是否有统一的微课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创作工具呢?
目前国内的微课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创作工具。黎加厚提出了“聚焦、简要、清晰、技术、创新”五大微课评价指标和17条微课设计建议(黎加厚,2013)。李玉平微课主要通过配合精简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舒缓的音乐来呈现内容,旨在让读者在优美的轻音乐中细细品味内容,展开思考。这类微课与数字故事相似,主要通过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制作。此外,还有电子白板讲授模式微课和北京“数字学习”模式微课。而中小学和高校微课大赛对微课作品的要求大致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中有些微课作品只记录授课内容,而有些作品则连老师的形象也一同记录。这类微课通常需要使用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或DV、录播系统、数位板等器材。为减低学科教师开发微课的技术门槛,集微课录制、屏幕书写、上传、在线预览、视频内嵌式测验、视频提示、视频标注、学习记录(云端学习数据及统计分析)、多终端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微课程一体化开发平台将成为微课发展的关键技术。
以上对微课的多元理解和多样化制作方式,为微课在国内的本土化成长提供了一片包容性极强的土地,从而导致如今“百花齐放”的独特景观。目前,“微课热”已初见端倪,但微课真正的内涵式发展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还无法看出这几类微课的教学成效。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为各类微课“种子”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空间,任由其个性化发展。最终是“一枝独秀”,还是“满园春色”,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结语
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新事物,微课从诞生之日起,认可与质疑就相伴随行。以上六点质疑颇具代表性,厘清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微课,从而看清微课的本质内涵、优势与短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微课研究者必须联起手来加强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创新研究,联合破解相关难题。这些难题包括微课的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微课评价标准,微课应用的一体化方案,微课如何支持和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如何以微课为主要载体创新网络虚拟教研方式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郑小军,2013),如何从微课走向微课程,从热衷于单个知识点微课制作走向专题微课程开发、基于微课的MOOCs(慕课)开发和多功能一体化微课程开发平台的研制,等等。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携手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搬开微课路上的“绊脚石”,共同走出“微课迷宫”。
参考文献:
[1]胡铁生(2011).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10):61-65.
[2]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DB/OL].[2012-07-05].http://open.163.com/khan/.
[3]黎加厚(2013).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10-12
[4]李玉平(2012).视频微课程目录[DB/OL].[2012-02-11].http://whliyuping.blog.163.com/blog/static/32437562012111013839/.
[5]王竹立(2013).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9):79
[6]杨满福,桑新民(2013).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3):11-15.
[7]郑小军(2013a).我的微课界定 [DB/OL].[2013-06-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74h.html.
[8]郑小军(2013b).从“信息化热”到教学常态:教育技术人的范式转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0):80-81.
[9]郑小军(2013c).走进微课世界[DB/OL].[2013-04-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6g8.html.
[10]郑小军,张霞(2013).微课的浅阅读趋向及其对策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2):67-69.
[11]庄河教育网(2012).关于教学视频切片的制作[DB/OL].[2012-07-05].http://zh.foredu.com.cn/iteminfo.aspx?CategoryID=?????????&infoid=1976&isnew=0.
Six Doubts about Micro-Lesson and Responses to the Doubts
ZHENG Xiao-jun, ZHANG X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 Nanning ,Guangxi,530023,China)
Abstract: Nowadays, micro-lesson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emergence of micro-lesson has caused a great stir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sparked a wave of "micro-lesson boom". To sum up, people mainly have six doubts about micro-lesson: first, people think that micro-lesson is “short-term speculation”; second, they think that micro-lesson is merely putting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third, they think that micro lesson is the “culprit” that give rise to the fragmentation of knowledge; fourth, they think that micro-lesson has little technical content; fifth, they think that micro-lesson may tend to winnow out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live recordings; sixth, they think that micro-lesson with varied types lacks a unified evaluation standard, a creation mode and an authoring tool. The reason why people are raising these doubts is that people lack of rational thinking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into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micro-lesson in aspects of background, realistic demand, core and essenc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value of education,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methods, etc. In the future, the micro-lesson researchers have to work togeth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regard to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micro-lesson design, evaluation criteria, methods of supporting and transform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ys of changing micro-lesson to micro-cours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micro-lesson platform and so on. Only solving these problems can lead the micro-lesson to a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Keywords:Mmicro-lesson; Micro-Course, Micro-Lesson Rush, Doubt, Response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