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快报 > 课外阅读 > 正文

声学简介(2)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王编委 时间:2017-10-20 点击量:
331.45/秒只差0.15%,这在当时“声学仪器”只有停表和人耳的情况下,的确是了不起的成绩。

    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推理:振动物体要推动邻近媒质,后者又推动它的邻近媒质等等,经过复杂而难懂的推导,求得声速应等于大气压与密度之比的二次方根。 欧拉 在1759年根据这个概念提出更清楚的分析方法,求得牛顿的结果。但是据此算出的声速只有288/秒,与实验值相差很大。

    达朗贝尔于1747年首次导出弦的波动方程,并预言可用于声波。直到1816年,拉普拉斯指出只有在空气温度不变时,牛顿对声波传导的推导才正确,而实际上在声波传播中空气密度变化很快,不可能是等温过程,而应该是绝热过程。因此,声速的二次方应是大气压乘以比热容比(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比)与密度之比,据此算出声速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就完全一致了。

    直到19世纪末,接收声波的“仪器”还只有人耳。人耳能听到的最低声强大约是10ˉ12/2,在 1000 Hz时,相应的空气质点振动位移大约是10pm(10ˉ11),只有空气分子直径的十分之一,可见人耳对声的接收确实惊人。19世纪中就有不少人耳解剖的工作和对人耳功能的探讨,但至今还未能形成完整的听觉理论。目前对声刺激通过听觉器官、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过程有所了解,但这过程以后大脑皮层如何进行分析、处理、判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明确后,对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和灵敏度也都有不少的研究。发现著名的电路定律的欧姆于1843年提出,人耳可把复杂的声音分解为谐波分量,并按分音大小判断音品的理论。在欧姆声学理论的启发下,人们开展了听觉的声学研究(以后称为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中最有名的是亥姆霍兹的《音的感知》。

    在封闭空间(如房间、教室、礼堂、剧院等)里面听语言、音乐,效果有的很好,有的很不好,这引起今天所谓建筑声学或室内音质的研究。但直到1900年赛宾得到他的混响公式,才使建筑声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19世纪及以前两三百年的大量声学研究成果的最后总结者是瑞利,他在 1877 年出版的两卷《声学原理》中集经典声学的大成,开创了现代声学的先河。至今,特别是在理论分析工作中,还常引用这两卷巨著。他开始讨论的电话理论,目前已发展为电声学。

妈、麻、马、骂的语音图    20世纪,由于电子学的发展,使用电声换能器和电子仪器设备,可以产生接收和利用任何频率、任何波形、几乎任何强度的声波,已使声学研究的范围远非昔日可比。现代声学中最初发展的分支就是建筑声学和电声学以及相应的电声测量。以后,随着频率范围的扩展,又发展了超声学和次声学;由于手段的改善,进一步研究听觉,发展了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由于对语言和通信广播的研究,发展了语言声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把超声广泛地用到水下探测,促使水声学得到很大的发展。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