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理学-元气说的思想特点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未知
时间:2015-01-29
点击量:次
“元气说”在中国历史上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它描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的图景。
许多自然现象被古代人看成是“气”的作用。甲骨文中的“气”字像一股上升的气流。云雨变化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天地之“气”的作用。煮水做饭,见一股气滚滚上升;射进黑暗土屋中的一缕阳光,人们看到其中尘灰像野马似的不停地翻滚运动;甚至刮风也被看成是大地“噫〔yi一〕气”(《庄子·逍遥游》或《庄子·齐物论》)。人们更从呼吸中感到气的存在。这些生活实例使人们想象宇宙中各种气:“气有六:阴、阳、风、雨、晦、明”,自然界“有六气,降则生五味,发则成五色,徵则成五音。”(《左传》昭公元年)这些可能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万物是由“气”组成的思想来源。
战国时期,宋钘〔jian肩〕 (约公元前360—前290年)、尹文(约公元前350—前285年)等人就提出了宇宙万物统一于“气”的学说:
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列为星;流于天体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杲〔gao稿〕乎如登于天,杳〔yao窈〕乎如入于渊,淖〔nao闹〕乎如在大海,卒乎如在于屺〔qi起〕。(《管子·内业》)
这意思是,万物是由各种精气结合而产生的。在地面生出五谷,在天上分布出许多星,流动在天地之间的叫作鬼神,在心中藏着就成圣人,所以叫它“气”。它有时光明照耀,好像升在天上;有时隐而不见,好像没入深渊;有时滋润柔和,好像在海里;有时高不可攀,好像在山上。从这个叙述中,我们看到构成宇宙万物的“气”存在于天上、地下、天地之间,甚至人心中。它具有光明、黑暗、滋润以及运动等性质。后来,元气说又加入了《易经》中阴与阳的概念。“气有阴阳”,同一种气就有两种不同特性。气成为阴与阳两方面对立统一的物质实体,更便于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医学的、生物的运动现象。
那么,元气究竟是什么?
从物理学观点看,元气是最微细的物质。王充说:“元气,天体之精微也”,“气若云烟”(《论衡·四纬篇》);王夫之说:“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张子正蒙注·太和篇》)所谓“希微不形”,即听不见、摸不着、看不到的微小物质实体。由此看来,“气”似乎是一种不连续的物质微粒。
从古代人关于元气的更多的论述来看,元气又是一种连续形态的物质。元气充满宇宙,贯一切实,盈一切虚。王充说:“天去人高远,其气莽苍无端末”,“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变动篇》)张载说:“太虚即气”,“太虚者,气之体。”(《正蒙·太和篇》)原来认为虚无的空间,在元气说中成为气存在的基本形式,“太虚”成为物质和空间二者共有的概念:“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王夫之更明确地说,“凡虚空皆气也”,“虚空者,气之量”,“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同上)。在古希腊的原子论中,物质是由原子和空虚构成的,空间是虚无的,因此超距作用是普遍存在的;而在中国的元气说中,空虚并不存在。不存在真空,自然界弥漫着一种连续形态的称为气的物质,一切作用都由气在其间作为中介。这是中国古代物理学思想的最大特点。
从以上两方面分析看来,元气是物理学上连续与不连续两种形态统一的物质形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家无法理解这样的物质形态。甚至直到19世纪,近代科学已相当成熟并发展的时代,欧洲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也只能承认物质或者是连续的,或者是不连续的,而不能想象这二者统一的物质形态。
古代人关于气和物二者关系的论述是如此精彩、独到,以至当代物理学家无不感到惊讶!宋代张载(公元1020—1077年)说: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ju俱〕谓之无。(《正蒙·太和篇》)
在张载看来,物质性的气总是发生或聚或散的运动变化。它聚合或凝缩,就产生使感官可觉察(即“离明得施”)的有形物质;有形物的消散或离析就成为感官不可觉察(即“离明不得施”)的气,复归于无形的太虚之中。
正如我们在前面几章中所叙述的一样,古代人以元气说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一切物理现象。元气说在科学思想上的深刻性,今日又使近代科学在这里找到了它的某些渊源。正因为这样,在最近半个世纪里,人们或者将它比喻为“力”,或者将它比喻为“微波”与“放射能”,或者认为它类似于“场”、“量子场”。可见,元气说在近代科学思想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许多自然现象被古代人看成是“气”的作用。甲骨文中的“气”字像一股上升的气流。云雨变化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天地之“气”的作用。煮水做饭,见一股气滚滚上升;射进黑暗土屋中的一缕阳光,人们看到其中尘灰像野马似的不停地翻滚运动;甚至刮风也被看成是大地“噫〔yi一〕气”(《庄子·逍遥游》或《庄子·齐物论》)。人们更从呼吸中感到气的存在。这些生活实例使人们想象宇宙中各种气:“气有六:阴、阳、风、雨、晦、明”,自然界“有六气,降则生五味,发则成五色,徵则成五音。”(《左传》昭公元年)这些可能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万物是由“气”组成的思想来源。
战国时期,宋钘〔jian肩〕 (约公元前360—前290年)、尹文(约公元前350—前285年)等人就提出了宇宙万物统一于“气”的学说:
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列为星;流于天体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杲〔gao稿〕乎如登于天,杳〔yao窈〕乎如入于渊,淖〔nao闹〕乎如在大海,卒乎如在于屺〔qi起〕。(《管子·内业》)
这意思是,万物是由各种精气结合而产生的。在地面生出五谷,在天上分布出许多星,流动在天地之间的叫作鬼神,在心中藏着就成圣人,所以叫它“气”。它有时光明照耀,好像升在天上;有时隐而不见,好像没入深渊;有时滋润柔和,好像在海里;有时高不可攀,好像在山上。从这个叙述中,我们看到构成宇宙万物的“气”存在于天上、地下、天地之间,甚至人心中。它具有光明、黑暗、滋润以及运动等性质。后来,元气说又加入了《易经》中阴与阳的概念。“气有阴阳”,同一种气就有两种不同特性。气成为阴与阳两方面对立统一的物质实体,更便于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医学的、生物的运动现象。
那么,元气究竟是什么?
从物理学观点看,元气是最微细的物质。王充说:“元气,天体之精微也”,“气若云烟”(《论衡·四纬篇》);王夫之说:“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张子正蒙注·太和篇》)所谓“希微不形”,即听不见、摸不着、看不到的微小物质实体。由此看来,“气”似乎是一种不连续的物质微粒。
从古代人关于元气的更多的论述来看,元气又是一种连续形态的物质。元气充满宇宙,贯一切实,盈一切虚。王充说:“天去人高远,其气莽苍无端末”,“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变动篇》)张载说:“太虚即气”,“太虚者,气之体。”(《正蒙·太和篇》)原来认为虚无的空间,在元气说中成为气存在的基本形式,“太虚”成为物质和空间二者共有的概念:“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王夫之更明确地说,“凡虚空皆气也”,“虚空者,气之量”,“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同上)。在古希腊的原子论中,物质是由原子和空虚构成的,空间是虚无的,因此超距作用是普遍存在的;而在中国的元气说中,空虚并不存在。不存在真空,自然界弥漫着一种连续形态的称为气的物质,一切作用都由气在其间作为中介。这是中国古代物理学思想的最大特点。
从以上两方面分析看来,元气是物理学上连续与不连续两种形态统一的物质形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家无法理解这样的物质形态。甚至直到19世纪,近代科学已相当成熟并发展的时代,欧洲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也只能承认物质或者是连续的,或者是不连续的,而不能想象这二者统一的物质形态。
古代人关于气和物二者关系的论述是如此精彩、独到,以至当代物理学家无不感到惊讶!宋代张载(公元1020—1077年)说: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ju俱〕谓之无。(《正蒙·太和篇》)
在张载看来,物质性的气总是发生或聚或散的运动变化。它聚合或凝缩,就产生使感官可觉察(即“离明得施”)的有形物质;有形物的消散或离析就成为感官不可觉察(即“离明不得施”)的气,复归于无形的太虚之中。
正如我们在前面几章中所叙述的一样,古代人以元气说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一切物理现象。元气说在科学思想上的深刻性,今日又使近代科学在这里找到了它的某些渊源。正因为这样,在最近半个世纪里,人们或者将它比喻为“力”,或者将它比喻为“微波”与“放射能”,或者认为它类似于“场”、“量子场”。可见,元气说在近代科学思想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