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现象与人体生物电的应用
来源:未知
编辑:wuliok.com
时间:2017-10-31
点击量:次
放电现象
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放电.常见的放电现象有以下几种:
1.接地放电
地球是良好的导体,由于它特别大,所以能够接受大量电荷而不明显地改变地球的电势,这就如同从海洋中抽水或向海洋中放水,并不能明显改变海平面的高度一样.如果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地球相连,电荷将从带电体流向地球,直到导体带电特别少,可以认为它不再带电.(如果导体带正电,实际上是自由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这等效于正电荷从导体流向大地.)
生产中和生活实际中往往要避免电荷的积累,这时接地是一项有效措施.
2.尖端放电
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电场特别强,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受到方向相反的强电场力,有可能被“撕”开,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由于电离后的空气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就可以导电了.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是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叫做正离子.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一般说来分布是不均匀的,导体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特别强,使得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加速运动.这些高速运动的离子撞击空气分子,使更多的分子电离.这时空气成为导体,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现象.
尖端放电在技术上有重要意义.高压输电导线和高压设备的金属元件,表面要很光滑,为的是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或造成事故.
3.火花放电
当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强大的电场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由于电流特别大,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声发光,产生电火花.这种放电现象叫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在生活中常会遇到.干燥的冬天,身穿毛衣和化纤衣服,长时间走路之后,由于摩擦,身体上会积累静电荷.这时如果手指靠近金属物品,你会感到手上有针刺般的疼痛感.这就是火花放电引起的.如果事先拿一把钥匙,让钥匙的尖端靠近其他金属体,就会避免疼痛.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试一试,在钥匙尖端靠近金属体的时候,不但会听到响声,还会看到火花.
在一些工厂或实验室里,存在大量易燃气体,工作人员要穿一种特制的鞋,这种鞋的导电性能很好,能够将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电荷在人体上的积累,以免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
4.闪电
带电云层之间或带电云层和地面之间发生强烈放电时,产生耀眼的闪光和巨响,这就是闪电.闪电的放电电流可以高达几十万安培,会使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这就是雷击.
为了避免雷击,人们设计了避雷针.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装在建筑物的顶端,用粗导线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相连,以保持与大地的良好接触.当带电云层接近时,大地中的异种电荷被吸引到避雷针的尖端,并由于尖端放电而释放到空气中,与云层中的电荷中和,达到避雷的目的.
闪电也有积极的意义.闪电产生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随雨水降至地面形成硝酸盐.这些硝酸盐是天然的氮肥.闪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原始生命起源于有机物分子,有一种生命起源学说把最初有机物分子的产生也归功于闪电.
奇妙的生物电
电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生物学家认为,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是一台微型发电机.细胞膜内外带有相反的电荷,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膜内外的钾、钠离子的不均匀分布是产生细胞生物电的基础.但是,生物电的电压很低、电流很弱,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量到,因此生物电直到1786年才由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首先发现.
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外界的刺激、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眼睛开闭、大脑思维等,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感觉器官就会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人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便根据兴奋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发出指令.然后传出神经将大脑的指令传给相关的效应器官,它会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兴奋,就是生物电.也就是说,感官和大脑之间的:刺激反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电的传导来实现的.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产生 5~6毫伏的电压,读书或思考问题时大脑产生0.2~1毫伏的电压.正常人的心脏、肌肉、视网膜、大脑等的生物电变化都是很有规律的.因此,将患者的心电图、肌电图、视网膜电图、脑电图等与健康人作比较,就可以发现疾病所在.其他动物中,有不少生物的电流、电压相当大.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种体形较大的海鸟——军舰鸟,它有着高超的飞行技术,能在飞鱼落水前的一刹那叼住它,从不失手.美国科学家经过10多年研究,发现军舰鸟的“电细胞”非常发达,其视网膜与脑细胞组织构成了一套功能齐全的“生物电路”,它的视网膜是一种比人类现有的任何雷达都要先进百倍的“生物雷达”,脑细胞组织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生物电脑”,因此它们才有上述绝技.还有一些鱼类有专门的发电器官.如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近海的电鳐,能产生 100伏电压,足可以把一些小鱼击死.非洲尼罗河中的电鲶,电压有400~500伏.南美洲亚马孙河及奥里诺科河中的电鳗,形似泥鳅、黄鳝,身长两米,能产生瞬间电流2安培,电压800伏,足可以把牛马甚至人击毙在水中,难怪人们说它是江河里的“魔王”.
植物体内同样有电.为什么人的手指触及含羞草时它便“弯腰低头”害羞起来?为什么向日葵金黄色的脸庞总是朝着太阳微笑?为什么捕蝇草会像机灵的青蛙一样捕捉叶子上的昆虫?这些都是生物电的功劳.如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后,立即产生电流,电流沿着叶柄以每秒14毫米的速度传到叶片底座上的小球状器官,引起球状器官的活动,而它的活动又带动叶片活动,使得叶片闭合.不久,电流消失,叶片就恢复原状.在北美洲,有一种电竹,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会全身麻木,甚至被击倒.
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放电.常见的放电现象有以下几种:
1.接地放电
地球是良好的导体,由于它特别大,所以能够接受大量电荷而不明显地改变地球的电势,这就如同从海洋中抽水或向海洋中放水,并不能明显改变海平面的高度一样.如果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地球相连,电荷将从带电体流向地球,直到导体带电特别少,可以认为它不再带电.(如果导体带正电,实际上是自由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这等效于正电荷从导体流向大地.)
生产中和生活实际中往往要避免电荷的积累,这时接地是一项有效措施.
2.尖端放电
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电场特别强,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受到方向相反的强电场力,有可能被“撕”开,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由于电离后的空气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就可以导电了.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是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叫做正离子.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一般说来分布是不均匀的,导体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特别强,使得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加速运动.这些高速运动的离子撞击空气分子,使更多的分子电离.这时空气成为导体,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现象.
尖端放电在技术上有重要意义.高压输电导线和高压设备的金属元件,表面要很光滑,为的是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或造成事故.
3.火花放电
当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强大的电场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由于电流特别大,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声发光,产生电火花.这种放电现象叫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在生活中常会遇到.干燥的冬天,身穿毛衣和化纤衣服,长时间走路之后,由于摩擦,身体上会积累静电荷.这时如果手指靠近金属物品,你会感到手上有针刺般的疼痛感.这就是火花放电引起的.如果事先拿一把钥匙,让钥匙的尖端靠近其他金属体,就会避免疼痛.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试一试,在钥匙尖端靠近金属体的时候,不但会听到响声,还会看到火花.
在一些工厂或实验室里,存在大量易燃气体,工作人员要穿一种特制的鞋,这种鞋的导电性能很好,能够将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电荷在人体上的积累,以免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
4.闪电
带电云层之间或带电云层和地面之间发生强烈放电时,产生耀眼的闪光和巨响,这就是闪电.闪电的放电电流可以高达几十万安培,会使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这就是雷击.
为了避免雷击,人们设计了避雷针.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装在建筑物的顶端,用粗导线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相连,以保持与大地的良好接触.当带电云层接近时,大地中的异种电荷被吸引到避雷针的尖端,并由于尖端放电而释放到空气中,与云层中的电荷中和,达到避雷的目的.
闪电也有积极的意义.闪电产生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随雨水降至地面形成硝酸盐.这些硝酸盐是天然的氮肥.闪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原始生命起源于有机物分子,有一种生命起源学说把最初有机物分子的产生也归功于闪电.
奇妙的生物电
电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生物学家认为,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是一台微型发电机.细胞膜内外带有相反的电荷,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膜内外的钾、钠离子的不均匀分布是产生细胞生物电的基础.但是,生物电的电压很低、电流很弱,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量到,因此生物电直到1786年才由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首先发现.
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外界的刺激、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眼睛开闭、大脑思维等,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感觉器官就会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人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便根据兴奋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发出指令.然后传出神经将大脑的指令传给相关的效应器官,它会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兴奋,就是生物电.也就是说,感官和大脑之间的:刺激反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电的传导来实现的.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产生 5~6毫伏的电压,读书或思考问题时大脑产生0.2~1毫伏的电压.正常人的心脏、肌肉、视网膜、大脑等的生物电变化都是很有规律的.因此,将患者的心电图、肌电图、视网膜电图、脑电图等与健康人作比较,就可以发现疾病所在.其他动物中,有不少生物的电流、电压相当大.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种体形较大的海鸟——军舰鸟,它有着高超的飞行技术,能在飞鱼落水前的一刹那叼住它,从不失手.美国科学家经过10多年研究,发现军舰鸟的“电细胞”非常发达,其视网膜与脑细胞组织构成了一套功能齐全的“生物电路”,它的视网膜是一种比人类现有的任何雷达都要先进百倍的“生物雷达”,脑细胞组织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生物电脑”,因此它们才有上述绝技.还有一些鱼类有专门的发电器官.如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近海的电鳐,能产生 100伏电压,足可以把一些小鱼击死.非洲尼罗河中的电鲶,电压有400~500伏.南美洲亚马孙河及奥里诺科河中的电鳗,形似泥鳅、黄鳝,身长两米,能产生瞬间电流2安培,电压800伏,足可以把牛马甚至人击毙在水中,难怪人们说它是江河里的“魔王”.
植物体内同样有电.为什么人的手指触及含羞草时它便“弯腰低头”害羞起来?为什么向日葵金黄色的脸庞总是朝着太阳微笑?为什么捕蝇草会像机灵的青蛙一样捕捉叶子上的昆虫?这些都是生物电的功劳.如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后,立即产生电流,电流沿着叶柄以每秒14毫米的速度传到叶片底座上的小球状器官,引起球状器官的活动,而它的活动又带动叶片活动,使得叶片闭合.不久,电流消失,叶片就恢复原状.在北美洲,有一种电竹,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会全身麻木,甚至被击倒.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