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物理 > 试题试卷 > 正文

2017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名卷试题分项汇编系列之直线运动.doc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王城 时间:2018-02-10 点击量:

2017年高考之全国名校试题物理分项汇编系列(第01期)

专题02   直线运动

一、单选题

1.如图,滑块以初速度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     B.

C.     D.

2.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处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由可求得g为

A.     B.

C.     D.

3.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并通过“比萨斜塔试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 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是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


A. vt=v0+at    B.

C. vt2-v02=2ax    D.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t=0时两物体相距3S0,在t=1s时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0时,甲物体在前,乙物体在后

B. 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C. t=3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

D. t=4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2S0处

5.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速度由v0变为kv0(k>1)的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则在速度由v0变为(k+1) v0的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6.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行驶,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t1时刻以前,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大

B. 在t1时刻以后,乙车的加速度比甲车的大

C. 在0〜t1时间内,甲车所受合力大于乙车所受合力

D. 在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7.我国“蛟龙号”在某次试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的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甲和速度图象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B. 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0~1 min和8~10min的时间段内

C. 图中代表本次下潜最大深度,应为360m

D. 整个潜水器在8~10min时的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

C. 探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利用微元法推导出来的

9.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第5s末速度为10m/s,则物体()

A. 加速度一定为2m/s2

B. 前5s内位移一定是25m

C. 前10s内位移一定为100m

D. 前10s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

10.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本地下载:

专题02 直线运动-2017年高三物理全国...(原卷版)

专题02 直线运动-2017年高三物理全国...(解析版)

百度云盘(提取密码:5mdg)

点击进入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